陳樞機談國民教育
期數
3621
刊登日期
2013.07.12
主曆
主曆 2013 年 07 月 14 日
(本報訊)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七月四日為瑪利諾神父教會學校中學部主講兩場國民教育研討會,他指公教學校應培養青年建立世界公民身分,且本著公教價值傳遞愛與真理。
陳日君樞機指出,世界是地球村,學校應教育青年關心全人類福祉。「我們要關心國家,但不應把城市與國家對立,或把國家與世界對立,應彼此尊重。」他說青年既要珍惜國家的文化傳統,也要重視普世友誼,例如即將舉行的普世青年節等,都是青年締結友誼的好機會。研討會由該校一群關注國民教育議題的舊生合辦。
談到早前的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爭議,陳樞機說教會人士並非反對國民教育本身,他認為國民教育應是平衡而包容。
不過,陳樞機強調公教教育的核心仍是重視生命的價值、真理、公義和愛。
問答環節上,有學生指一國兩制只是「五十年不變」,問港人應怎樣迎接將來,陳樞機指一國兩制不只維持資本主義,也尊重人的自由與思想自由,珍惜制度和文化,堅持本身的價值。他又稱民主最重要是當中的精神,而非單純的制度,當政者應以民為先。
回應嘉賓、該校舊生莊耀洸律師說,偏頗的國民教育或會縮小社會的空間,削弱教育應有的批判思考訓練。
他強調社會應維持多元的辦學模式,以避免倒模教育,「若沒有私人辦學,只有政府,那教育內容只會得一個真理」。
另一回應嘉賓、該校通識科科主任吳少文認為,各間學校國民教育方式不同,社會和教育當局可探討理想的國民教育內容,非只著眼於是否獨立成科。
談到學校經驗,參與研討會的學生黃家豪對本報說,宗教科具備公民教育幅度,鼓勵學生關心不同階層,包括弱勢社群。
該校校長梁海天稱,公民教育可融入不同科目,學校亦舉辦內地交流團,鼓勵學生關心祖國。宗教科科主任余佩茜說,導人愛己愛人與關心社區的宗教科培育亦適合非信徒學生。(鄧)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