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方濟廚房」

期數
3621
刊登日期
2013.07.12
作者
陳滿鴻
主曆
主曆 2013 年 07 月 14 日

方濟廚房的意念,來自美國在大城巿內方濟會服務堂區的Soup Kitchen。在美國社會,流浪及露宿者通常住在巿中心,窮人也聚居於城巿舊地段。Soup Kitchen的服務,是每日中午時段,提供熱湯及三文治給來客。

這項牧民服務,雖與愛德有關,且來客多是窮人,但Soup Kitchen性質上是來者不拒的,以侍客(hospitality)的精神歡迎任何人。正如天主的餐桌是邀請大街小巷來的人一樣,預示著富翁與拉匝祿有同席的一天。

請客是生活的平常事,有機會請客是主家的榮耀,Soup Kitchen把這榮耀推展到陌生人身上。

然而,Soup Kitchen在香港實行起來有些困難,因為中國人不習慣西式三文治,中式飯餸準備起來又非常複雜,同時也有衛生考慮,無論餐具及場地都有較好要求。為了推行此項服務,方濟會指派本人做些探索工作,而本人亦請來幾位有心人一同商討。經過數次會議後,初步計劃如下:

方濟會將徵用聖文德堂地下禮堂,於週一至週五下午五時提供簡單中式飯餸,白飯在堂區準備,惟餸菜則透過不同方式及渠道送到禮堂。由於香港社會的風氣不像美國,我們在目前不敢嘗試「來者不拒」的做法,只向區內及鄰區社工及公共機構宣傳,由他們轉介個案,使人數固定在可處理的範圍。此服務將特別注重環保及健康,使用可清洗的食具,並盡可能拒絕味精或油膩的煮食,不儲存餸菜,並引入處理廚餘的設置。

聖文德堂堂區議會非常支持此服務,目前我們正招募一名半職助理,協助一切行政安排,並招募義工輪流當值。

服務的靈性幅度是很主要的,就是教會的款待精神、大公的心、培植愛德、鼓勵分享;不僅是為來客得到溫飽,更是在一個基督臨在的場所中,來客之間慢慢相熟,建立起一種鄰舍關係,打破獨自面對生活困難的孤寂。

若果每天的人數不太多,餸菜方面有可能輪流由幾組家庭在家中煮好送到聖堂,又或由經營餐飲業的教友按時捐贈,又或求助於酒店自助餐部門或大規模慈善機構的中央廚房,必要時才向區內餐館訂購。若見報的教友在這方面有渠道,請與本人聯絡(直接或透過公教報),共同為這計劃作出貢獻。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