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腳醫生】醫者父母心

期數
3621
刊登日期
2013.07.12
作者
陳健民
主曆
主曆 2013 年 07 月 14 日

在國內中醫院實習,已差不多半年了,從專家門診(以名中醫、老教授為號召)如急診科(急症室)、外科、皮膚科、眼科、肛腸科、耳鼻喉科、內科、腎科、脾胃科和婦產科,到各科的住院病房和手術室都先後實習過,雖然走馬看花,但卻是一個很好的鍛鍊,也大開眼界。

在專科門診的樓層,每天都是人山人海在等候掛號,而醫院外等候的私家大排長龍,真是人有人排,車有車排,目的都是為了看醫生。

病向錢中醫

「人氣旺」的醫生一個早上,從八時至十二時可能要看六十個病人,即不到四分鐘就要「搞掂」一個。這四分鐘內包括要聽病人訴說病狀、醫生問診、把脈、檢查、書寫病歷、在電腦輸入和打印藥方等,對我們醫科學生來說,簡直就是一個地獄。

醫生(國內的中醫師也被稱為醫生)在這般環境下工作,能保持水準嗎?答案是可以的,並且效率「超快」。怎麼可能?是錢作怪。因為從掛號、化驗檢查到用藥有「提成」,醫生們雖然辛苦,但也不介意,因為多勞多得呀。「大鍋飯」早就不存在了,取而代之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在門診跟隨過不下二十位醫生診症,醫術高明的醫生不少,但好醫德和有愛心的醫生確實不多,大部份都當行醫是一份工作,目標是「完成任務」,打發病人離開或送入院繼續治療。

在醫院內的實習學生,有來自國內不同地方和香港三間大學的,學生們在這樣的環境下薰陶出來,能獲得甚麼呢?我不敢去想,如何能堅持自己的理想,實在是一大挑戰。

醫者父母心

有一母親早上帶著兩歲在發燒的孩子來看病,訴說孩子昨夜發高燒,去了醫院的急診室並服了一些退燒的西藥,可是燒仍然不退。母親知道這位醫生不喜歡病人吃西藥,所以托稱因怕病人多掛不了號,才去看急診。可惜最後仍被這位醫生斥責,嚴正表示既然已服用西藥又何必來看她,如果下次再這樣就不要再來了,當時氣氛很尷尬,作為學生的我不知如何是好,只能改變話題打發過去。

眼前這位醫生醫術高明,用中藥別樹一格,慕名而來的病人不少。我相信人不可以無傲氣(不是驕傲),否則只會是庸俗的人;但身為醫生卻不可以恃才傲物。病人不舒服才來找大夫看病,不是每個病人都有醫學知識,孩子半夜發燒,母親怕有危險,帶去看急症,是很正常的。她自己是醫生,當然臨危不亂,但普通家長手忙腳亂,有甚麼好怪呢?

我常想,假如來看病的人是自己的子女或是父母,我會如何對待呢?

病人求助醫生,是將生命交托給你,怎麼可以拒人門外?相互尊重是重要,但病人的求助更重要。

人生怨氣,總有原因。那母親離開後,醫生仍然不悅,我看著她發嘮騷的樣子,心在想怎樣可以誘導她不要那麼執著。以學生的身份去規勸老師,當心會自討沒趣,天主給我的任務總是不簡單呀!

 

作者網誌: http://hk.myblog.yahoo.com/foot-master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