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聞若望保祿二世行將封聖

期數
3622
刊登日期
2013.07.19
主曆
主曆 2013 年 07 月 21 日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逝世後六年宣福,他的第二個奇跡已獲教廷認可,且有指他將聯同已故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在本年內一起封聖。

從封聖的過程來看,若望保祿二世的封聖個案是近代最快的。教會子民和教廷當局那麼渴望封他為聖人,有其重大意義。外間常談論若望保祿對公共社會的影響,這裡談談他在教會內的牧養點滴。

面對當前極端物質化的世界,物質文明水平高,可是精神文明和道德水準,卻備受考驗。高企的物質文明不但沒帶來更高的精神和道德文明,反而使它們日漸萎縮。

若望保祿二世任教宗時,讓天國子民在基督信仰翼蔭下,提高自己愛主愛人的品德,從而提升人類的精神文明和道德水準。

一九九八年,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發表《信仰與理性》通諭,要信徒效法基督:「⋯⋯反省天主聖子降生的奧跡:祂成為人,居我人間,然後經過苦難、死亡,從而走向光榮的復活、升天⋯⋯坐在聖父的右邊,再從那裡派遣真理的聖神,建立教會並使之成長。在此觀點下,神學的首要任務就是認識天主的『空虛自己』,這對人的心靈而言真是偉大的奧跡,人無法了解,苦難與死亡居然能夠表達一個只有付出而不求任何回報的愛情。」(#93)

「天主聖子降生成人」奧跡,不但是基督徒的核心信仰,更是修德的支柱,因為天主子的「空虛自己,聽命至死」,是驕傲抗命的對立面,而「驕傲抗命」正是原祖所犯的大罪。這對今天的自我中心世界,「謙虛服從」該是一劑對症的靈丹。

二○○○年三月,若望保祿二世史無前例地代表教會全體,向普世發布致歉聲明(Mea Culpa),求天主寬赦歷代天主教徒犯下的罪行,包括歧視猶太人、十字軍東征燒殺擄掠、宗教裁判所鎮壓異端、向第三世界傳教時侵害當地原住民、貶抑女性地位與尊嚴等,展現他所領導的天主教會,要有放眼全世界,面對大歷史的胸襟氣度。

認錯是人類最寶貴美德之一。可是在這個名譽重於一切的世代,像教宗那樣身居高位,而肯謙卑地勇於公開認錯者,絕無僅有。

梵二後,教會日漸開放,有不少信友誤解開放的原意,因而輕視了某些傳統的熱心敬禮。教宗若望保祿在二○○二年發表宗座牧函《童貞瑪利亞的玫瑰經》,更訂定了「玫瑰經年」(二○○二年十月至○三年十月),鼓勵教友以默想方式念玫瑰經,孝愛天上的慈母。

「玫瑰經年」後不到一年,教宗又提出「聖體年」,並發表「聖體年」牧函,邀請天國子民生活至聖聖體的奧跡。至於隨後的「聖體年」,是要喚醒整個教會「熱愛聖體」和「孝愛聖母」這兩個信仰傳統。

今天,教會把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封聖,正好是大力教導天國子民學習主耶穌的謙虛聽命、先教宗的勇於認錯,以及鼓勵教友熱心「熱愛聖體」和「孝愛聖母」的最佳方法!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