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邊境祝聖新教堂

期數
3623
刊登日期
2013.07.26
主曆
主曆 2013 年 07 月 28 日

(天亞社訊)韓戰爆發六十三周年紀念日,即六月二十五日當天,南韓天主教會祝聖位於非軍事區板門店停戰村以南僅二十公里的坡州市懺悔贖罪堂。

懺悔贖罪堂外貌是根據在韓戰中被炸毀的北韓新義州市真砂洞教堂為藍本,內部仿照同期被毀的北韓西部德源區聖本篤修道院小堂。坡州教堂的設計師張兢善神父說:「這設計旨在提醒人們,在南方的教會仍掛念身處北方的教友。」

對他來說,該座摧毀已久的真砂洞教堂意義特殊。其父於一九三O年代在該堂領洗,當時朝鮮半島儘管受日本殖民統治,但還沒有分裂。

一九五三年韓戰結束,金日成鞏固了朝鮮半島北部的政權後,宗教活動絕跡,教堂不曾重建,至少非軍事區以北的教堂如此。

原真砂洞和德源的教堂均由美國的瑪利諾神父興建。二OO三年,張神父前赴紐約瑪利諾會總部蒐集資料,好能在兩韓邊界以南重塑這兩座北韓教堂的面貌。他幸運地發現了一些照片,並著手設計新的坡州教堂。他說:「這表示北韓的教堂從沒有真正消失過。」

當時是開展這個項目的最適當時刻。二OOO年,當時的北韓領袖金正日與南韓總統金大中在平壤舉行影響深遠的聯合峰會,為日後被稱為首爾的「陽光政策」鋪路。

由首爾總教區領導的坡州教堂興建工作,得到南韓統一部給予補助。

本身是宗教聖像專家的張神父依據蒐集到的照片,繪畫了德源聖堂的內部素描,並提議與平壤「萬壽台創作團」合作設計新教堂。

張神父說:「最初他們對我的提議毫無反應。」但神父通過一名中韓中間人向他們再次轉達邀請後,北韓終於同意讓萬壽台一些藝術家於O四年在新義州對岸的中國邊境城市丹東參加設計工作。

可是,北韓當局嚴禁這群藝術家與張神父接觸。他說:「藝術家們在中國一間借來的運動館工作了四十天。當他們工作時,我通過互聯網接收照片,查看他們的工作進度。」

非軍事區以北的基督宗教狀況幾乎無人知曉。

二OO六年,坡州教堂終於落成。一年後新任總統李明博對平壤政權採用更強硬的路線,兩韓關係開始惡化。

張神父說:「現在南北韓兩地藝術家不可能這樣合作。可是,當時兩韓關係良好,似乎離統一不遠。」

與坡州教堂相鄰的國家和解中心原定跟教堂同時竣工,卻受到政局阻撓。兩韓關係惡化,以致資金竭盡,令教堂祝聖延遲了七年。

今年,當議政府(Uijeongbu)教區從首爾總主教接管坡州教堂時,就決定於六月為該教堂祝聖。主任司鐸李殷炯神父說:「我希望這裡是為朝鮮半島統一及北韓福傳而祈禱的地方。」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