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腳醫生】給醫生的信
前文提及實習時遇上一位醫術高明但是又愛生氣的醫生,有時病人因胡亂服用消炎藥或抗生素而被斥責一頓。醫生生氣,病人也不好受,兩敗俱傷,而我相信醫生和病人的關係可以更融洽的。以下是那封給醫生的信。
親愛的某醫生:
近日看見你常因為病人不聽囑咐而弄得滿肚子氣,就如母親常因子女未聽從自己而生氣一樣。其實,問題並不全在病人身上,因為病人的醫學知識水平和妳並不一樣,服西藥的根深蒂固觀念不易改變。
我留心觀察,其實妳並不冷漠。有一母親哭訴自己的濕疹,都是因擔心孩子受老師無理要求而反覆發作,你和她談了十多分鐘,分享自己如何鼓勵兒子的自信心,這表現你富人性的一面。又一次,有一小孩子發燒,爸爸忘記了你的吩咐,仍舊服用消炎西藥,見不退燒又再來看你,我看見你強忍著性子未有出言怪責,耐住脾氣就過去了,對大家都好,太執著只會苦了自己。
做醫生每天看見的盡是病人,接觸到的都是「超」負能量,看見妳也天天在煲藥給自己吃,稱自己也病了,我相信妳需要的並不是藥物,而是嘗試改變自己的想法和觀念,因為妳的病在心,是想不開,這是醫生之苦。就像我為病人施行足部反射治療,自己也時有腳痛,有苦自己知,真是無奈。但我和你不同的是我做得開心,因 我覺得醫生並非一份工作,而是一個使命,很想和妳分享一下我對生命的體會。
病人因有病才去找醫生,沒有病痛誰願意見醫生?行醫者,不必太在意他有否全聽取你的意見,只能多加規勸,能糾正多少就多少,聽不聽不是你的責任,盡其在我,聽其在天。
你是看佛經的,我是看聖經的,這不衝突,修行各自去修行,可以互補不足。人若能包容多一些,執著自會少一些。從病人或是別人身上,可以看見自己的不足,病人其實就是我們的老師。有時,病人的心病比身病還要嚴重。我常向癌症病人說,一定要學習放下自己的心結與執著,心病治不好,就別妄想能治好癌病。醫生的職責就是助人脫苦,不光是脫除疾病的苦,也要盡力助病人減除精神上的負擔和痛苦,這是醫者的承擔。行醫是一條不歸路,醫德遠比醫術重要。
你抱怨庸醫當道,水平比妳差的個個都賺大錢;不肯和他們一樣叫病人做各色各樣的化驗、檢查和用西藥以賺取佣金,妳不屑也不忿。就是因為心不甘,情不願,才會悶悶不樂。
恩保德神父講道時說天主在「捉弄」他。他不善辭令,卻當上神父,常常要用嘴巴導人向善;他全不懂用電腦,最後卻是在網上傳福音做得最好。我們的不足和缺點,正正就是我們要認真改善的地方,愈身處在困難的環境,愈看到一個人的真性情,苦難帶來磨鍊,頑金需經過火煉才能成器,那堅剛不屈、和而不同的性格,才是生命中最寶貴的東西。
有一句話:「甘願做,喜歡受。」多灑脫。能為自己的人生留點開心的回憶,多好。你還有十多年才退休,人生卻沒有多少個十年。行醫之路,是苦是甜,全看自己。
祝平安!
學生
陳健民敬上
作者網誌:http://hk.myblog.yahoo.com /foot-ma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