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對天主的愛感動了我
林伯是一位七十四歲的獨居長者,雖然沒有接受正式教育,卻善用那與生俱來的生命力抵抗了人生的惡運。最讓我感動的,是他對天主的愛。林伯很年輕便在社會找工作,第一份工是在殯儀館當銷售員,沒有底薪,所以那時他學懂很多方法找顧客,希望可以賺取多一點錢。
八年後,他有機會找到一份天主教小學校工的工作,他認為比起在殯儀館的工作較為「正派」,就當了校工四十多年,直到一九九九年才正式退休。退休時,他已買下房子,原本與家人可以過著安穩的生活,可惜因為與家人關係突變而被迫開始了獨居生活。後來有好心人介紹他認識仁愛之家,三年之後,他正式領洗成為天主教徒,信仰也改變了他過去不良的生活習慣,他開始過著一種熱心服務弱勢社群的生活。他充份運用了四十多年作為校工的經驗──因為校工甚麼也要懂,大大小小的維修工程、在哪裏可以購買到平價的工程用料,林伯都懂;那個年代,校工同時也是一個花王,他光榮地分享了自己曾經多少次為學校贏取了園藝設計獎項,他細心又為得人的性格也為他賺取了不少良好的人際關係,奠定了日後在生活上可以幫助他的人脈,那些天主派給他的守護天使。
大約五年前,他開始為三所位於西貢、超過百年歷史的天主堂義務修葺,風雨不改。他的願望很單純,就是希望吸引教友和附近的居民能夠再次到訪聖堂,了解聖堂歷史,並希望有一天,教區能再派神父到這三所聖堂舉行彌撒聖祭,藉此傳揚福音。直到現在,雖然他的生活仍然清貧,可是他感到生活一無所缺。
可能林伯在別人眼中生活過得很悲慘,但跟他相處的過程中卻感受不到他半點渴求被安慰的需要,只是憑著內心那一股強勁的生命力,他真正活出「施比受更有福」的道理,正如聖經所說:「天主會雙倍賞賜給願意播種的人」。
我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進行默想,默觀別人的生命;天主讓我默想正在發生在自己生命的優次,我現在的生活中心放在哪裏?
看到五月十四日教宗方濟各平日彌撒的祈禱內容中,他對比猶達斯自我中心的想法最終把耶穌出賣的事跡,跟在宴會中瑪利亞以自己的頭髮為耶穌抹上她僅有最貴重的香油,再次提醒信友要過一種脫離魔鬼撒旦掌控的生活,我們必須走出自我,放棄追求私慾的想法,才能告別被孤獨靈魂的綑綁;因為追求世界的事讓我們遠離追求天國,不能和天主結合,感受不到愛。我們要懇切祈禱,時刻步向天主愛的懷抱,少一點集中自己的缺乏,投入更多關注別人需要的目光,我們必定能成為和平鴿子,把天主的愛傳得更遠更廣,不再感孤獨。
願天主保佑林伯和所有孤苦無依的人,讓我們看到他們的生活所需,陪伴他們,互相幫助,一起為公義而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