睇住個天
被這電影海報吸引著:遠鏡正中的男士穿著西裝、手握公事包、站在廣場中央,抬頭望著天!周圍的路人擦身而過,沒有人注意他。他頭頂放了LOOK UP的宣傳標語。這是近期電影Disconnect(斷了線, Henry-Alex Rubin, 2013)的海報,令我著迷!現代人睇天,他在「睇住個天」!也許他注視著大廈高處;也許他在玻璃幕牆裡尋找倩影;也許他被鄰近熒光幕裡的天空吸引!
小時候很喜歡睇天,尤其在日出日落時,陽光照射天空,反射出紅、橙、金黃色的彩霞,所謂朝霞暮霞,十分迷人!
當年家居中環舊區,周圍沒有高樓大廈,樓宇最高只有四層,我家住三樓,只要走出陽台(公用的,當年稱「騎樓」),就見到個天!好大好清的天空!也許自幼養成習慣,長大了也不忘登山觀日。大學時先後登上了大嶼山的爛頭峰(即今日的大東山及二東山),還有鳳凰山;婚後偕同太座攀登了泰山岱頂觀賞日出。
然而,開始學睇天始於小學一年級。那年開學不久,班主任宣布十月秋季大旅行,目的地是「兵頭花園」(即今日的「香港動植物公園」),同學們馬上興奮地開始籌備.老師提醒我們帶甚麼,我們只想要吃甚麼喝甚麼;最後老師說:「希望天晴不下雨!」我見她若有所思,心想每天早晚到陽台睇天便知曉!
我家不大,卻熱鬧非常!我們三樓住了七伙人(不是「劏」房,而是「間」房;廚房廁所公用!)記得房客中有位水手叔叔,經常行船出海,是他教曉我睇天!他說日出時若天空有彩霞,當日十之有九會下雨;相反,若黃昏日落時天空出現彩霞,下一天將會天晴!
所謂「朝霞不出門,暮霞行千里!」
於是我每天早晚都「睇住個天」,期待著旅行日天晴!
好不容易等到旅行前一天,我一早起床,跑出陽台。不好了!朝霞!那天上午,果然下雨了!同學們個個心神恍惚,凝望著窗外。幸而中午過後,天空開始轉晴,黃昏時竟出現晚霞!下一天我們全級去旅行,天氣頂好!
今日,身處香港大都會,我們難以睇天,更遑論「睇住個天」!我們不是乘坐交通工具,就是浮游於石屎森林中,或是在玻璃幕牆前顧盼;現代人看到的天空委實有限,至於朝霞暮霞,亦只能在虛擬空間裡偶遇!
車廂裡、冷氣間、購物商場中,人們習慣低頭看地、看腳、看手機!即使行人路上、紅綠燈旁,我們也不停俯視小熒幕——是標準的低頭一族!
《斷了線》談現代人的網上活動,一旦上網在線,按常理就馬上跟世界跟人類接軌,可惜只跟遙遠的「天地人」在線,卻偏偏跟「近人」脫軌!人際關係開始「這麼近、那麼遠」!換言之,天地線搭通了,家人友伴卻疏遠了——「斷線了」!不知何時,我們才會刻意地LOOK UP看看天,見見親屬朋友,做個抬頭一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