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文藻外語學院
(天亞社訊)台灣唯一以外語為重點的文藻外語學院八月一日獲教育部批准改名為文藻外語大學,成為本地第三所天主教大學。
曾任天主教輔仁大學副校長的林思伶接替服務四年的蘇其康,成為第十一任校長,預料將可加強兩所教會大學的學術合作和教學觀摩,並擴大教學和學術研究領域的國際合作。
文藻外語大學八月一日舉行隆重的揭牌儀式,高雄市長陳菊與十五名貴賓共同拉下新校名的紅布幕,標誌大學開啟新紀元。
台灣第三所天主教大學
在揭牌典禮中,陳菊以「文藻是南台灣外語教育的火車頭」,肯定其四十七年來的努力,培育出無數優秀的外語人才,並在高雄國際化交流中扮演橋樑的重要角色。
接著的新舊任校長交接就職感恩彌撒,由高雄教區劉振忠總主教主禮,他囑咐文藻秉持天主教精神傳揚真理,對社會負有使命及責任。
面對生育率下降及競爭激烈的高等教育環境,林思伶校長提出,未來將帶領文藻以厚實教育成果為根基,由內而外蓄積,強化學術品質,擴展文藻對外的影響力。目前除延續與全球大學交流外,也要與國外的天主教大學建立更多元的合作關係,使文藻成為優質的國際化天主教外語大學。
一九六四年,當時的鄭天祥總主教鑑於高雄逐漸發展成國際港口城市,對外語專業人才的需要日益殷切,同時亟需推展大專教育,遂邀請深富教育經驗與傳統的聖吳甦樂女修會前來籌設外語專科學校。
這是文藻成立四十七年來的第四次改名,六六年獲得教育部核准設校,校名「私立文藻女子外國語文專科學校」。以「文藻」為校名是希冀師生能以首位中國籍主教羅文藻為典範,探究真理,溝通文化,服務人群。同時訂定每年十月廿一日聖吳甦樂慶節為校慶日。
一九八O年校方依教育部指示招收男學生,更名為「私立文藻外國語文專科學校」——到九九年升格改制為「文藻外語學院」。
自九五年起,聖吳甦樂會因應台灣高等教育轉型的需要,邀請天主教基督服務團加入董事會參與校務規劃的決策,與修會共同經營學校。
著力培育語文人才
改名後,大學由原本四個學群下的十二個系及五個研究所整合,並結合三個教育中心,設置為「英語暨國際學院」、「歐亞語文學院」、「文教創意產業學院」、「全人教育學院」四個學院。
文藻發言人林裕展告訴天亞社,面對國內大學快速發展的競爭現象,更為加速邁向國際化,該校自O五學年起招收外籍學生,目前外籍生六十三名,其中大陸學生是自一一年開始招收,現有十一名,九月開始的新學年再錄取十人。
此外,文藻加入了「東南亞及遠東天主教學院暨大學協會」,今年有四位同學前往參加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