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特微博」受歡迎
(天新社訊╱天亞社編譯)教宗方濟各以拉丁文發表的推文獲得意想不到的成功,引起傳媒的注意,而有精通拉丁文的學者認為,仍然有如此多人使用這種「已死」的語言來互動,是很矚目的事情。
教宗的「Papa Franciscus」@Pontifex_ln拉丁文推特(Twitter)微博帳戶,有十四萬四千名跟隨者,比教宗的波蘭文、德文及阿拉伯文帳戶為多。他們不僅閱讀拉丁推文,部份跟隨者更以相同語文作回應。
美國天主教大學哲學教授努尼博士(T. Noone)認為,拉丁文推特如此受人歡迎,確實值得注意。
他說:「假若你只視推特為新的通訊方式,我不會感到驚奇。令人驚訝的,卻是仍有那麼多人毫無困難地書寫拉丁文。」努尼專門研究中古形而上學和認識論,尤其是真福董思高(John Duns Scotus)的思想。
推特通常是用來發布簡短信息,每條最多只有一百四十個字母。努尼說,這個長度要求,使推文可以十分通俗、閒話家常,也可以極具深度。「你可以說些極具深度的東西,但是以隱晦的方式表達,好像一句箴言。」
努尼與幾位同事都能說拉丁文。他說,這種高程度互動的「教宗話語」(pipati),推翻了拉丁文「已死」之說。
他指出,其他與拉丁文一樣淪為不再使用的語言,事實上已在復興。他舉例說,在一九二二年,只有不到百分之三的愛爾蘭人講愛爾蘭的蓋爾語(Gaelic),但是今天就有近四成人會說;至於希伯來文,通常只有猶太拉比和特別虔誠的正統派猶太教徒才會說,現在卻成為了以色列的國語。
「人們傾向認為,當一種語言的流通低於某個程度,就不可能復興,但這是不正確的;這些相反的例子已相當清楚。如果有意志和資源作出一致的努力,它是可以復興到讀、寫和講的地步。今天的拉丁文確實如此。」
努尼認為,對於一種語言具備「聽解能力」很重要,且應為拉丁文作了這個方面的提倡。「會閱讀一種語文是一件好事,但是讀寫講是需要某種程度的聽解能力。」
他認為教會能夠協助推動這個過程,而去年由本篤十六世成立的宗座拉丁文學院或許可以在這個過程中提供支援。
事實上,該學院的宗旨包括提倡在不同的環境使用拉丁文,包括書面或口語兩方面。
此外,他認為「要改變教授拉丁文的方法」,應著重聽解能力。目前的方法只把它當作書面語,因而教師只教導學生通過閱讀來學習。
努尼指出,傳統教育的新趨勢是在課程中引入拉丁文,有助推廣這種語言。
他說,受過拉丁文訓練的學生在大學入學試往往有較佳表現,這與「西班牙文或德文,甚至希臘文」是無法相比的。
努尼解釋,因為拉丁文有字尾的變化,是根據字詞在句子裡的功能而變化;「因此,你的腦袋在處理文法時會非常活躍,如此令你變得更加認識到其他語言類似的相互關係。」
「拉丁文在某方面幫助培養你的思考,若以英語的偉大作家為例,如紐曼樞機(Newman),你看他的書寫風格,是相當完整的。他一旦遣辭造句時,句子通常比較長。」
「當你看到這種英文結構就知道:嗯,這個人必定精通拉丁文和希臘文,因為如果他不是每秒中都在表達句子裡的文法關係,他是無法掌握這樣用字秩序的。因此拉丁文毫無疑問能使你運用母語時更得心應手。」
正當宗座拉丁文學院推動「對拉丁文的認識和學習」,尤其是在神父及未來司鐸當中,努尼認為,謹慎和慢慢地在彌撒中再次引入拉丁文,可以協助人們在西方文化基礎上進一步熟悉及接受這種語言。
「我會認為達到這個目標的好方法是,每個堂區每週有一台拉丁文彌撒。這樣可以讓那些開始重新學習拉丁文的人參加。」
連同拉丁文學院和拉丁文彌撒增加,超過十萬人閱讀教宗的拉丁文推文將有助它的復興。
本篤十六世去年十二月開始以八種文字發布推文,至今西班牙文和英文最受歡迎,分別有二百八十萬及二百七十萬跟隨者。教宗推文也以意大利文、葡萄牙文及法文發布。
梵蒂岡在收到許多信件和推文要求增加拉丁文版本後,它在今年一月成為教宗推特的第九種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