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通識】翻生求職黨

期數
3626
刊登日期
2013.08.16
主曆
主曆 2013 年 08 月 18 日

 

  本片適用於新高中通識教育科以下單元
    單元一: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
    單元二:今日香港

故事講述中年漢比利和歷克是一對為求好工受聘,不惜一切搏上位的老友記;他倆原是手錶推銷員,然而時移勢易,連公司的年老秘書也以智能手機代替手錶,他們無奈地被合作多年的舊老闆解僱,頓成失業中年。走投無路下,知悉前途無限的大公司Google請人,決定「紓尊降貴」,以金牌推銷員身份投考「實習生」。他們處於事業谷底,攜手使出絕招對抗一眾廿歲名牌大學生,誓要贏得絕世好職位!

現今科技令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減少,購物也可在網上進行,不用外出與人接觸。比利和歷克這類傳統營銷的銷售員成為公司的裁員對象,因為他們的專長:人際溝通、口才、應變、觀察力等,已是公司不再重要的資產。人們購物,尤以年輕新一代,只需上網便可,看看討論區上別人的意見更可比較貨品質素,似乎比推銷員所說的,更具說服力。

比利和歷克因網絡而失業,卻希望在網絡世界重生。在那個屬於年輕人的網絡工作間,全是一級高材生。他們作為年紀高學歷低的實習生,要突圍而出殊不容易。事實上,要推銷網絡世界予其他社群,也需有良好的人際關係,以及人與人的相處技巧,才可體現團隊精神,發揮無限創意。相反,那些高材生大都不懂與人建立關係:有看不起他人、過份功利主義的超級高材生;有被「直升機母親」監控過度的自悲自責少男;整天以手機上網不擅交際的低頭族少年;吹虛自己有很多男友的宅女;即使是那位經理組長也是怪人一個,不見得與其他同事很合群。

人生閱歷令他們有所作為,也令年輕的組員上了一課。那裡的高材生只懂踩低別人向上爬,比利和歷克卻享受過程,重視友誼。學習與工作之外更不忘享受生活:比利享受工作間的免費飲飲食食,歷克也因邂逅心儀女神而展開追求。

《財富》雜誌於二O一三年一月將Google評定為最適合工作企業,這是自○七年後Google第三次當選。相信大家見過報導有關他們的工作間,必定非常嚮往在那裡工作。然而,即使要追求夢想,也要敢去行動,不怕挫折。就如片中的比利和歷克,他們克服他人的冷眼與排擠,證明追夢無分年齡界限。社會不斷在變,如何讓自己的專長有所作為,同時亦如何讓自己不怕學習新事物是一生必修的課。「Googliness」正是指「願意冒險、放膽去搏,想法要跳出框框更要開放接受任何靈感,這是每個人都想擁有的力量。」

電影亦揭示剛畢業的新生代及中年群組為就業擔心、競爭與拼搏的問題。根據政府統計數字,二O一一年失業人數最多的年齡群是二十至二十九歲,其次則是四十至四十九歲的中年,可見這正是全球的大趨勢。

 

其他參考資料

《香港統計年刊》2012年版。香港:政府統計處,201211月。
http://www.statistics.gov.hk/pub/B10100032012AN12B0100.pdf

 

 

 

《港澳青少年網絡成癮》調查報告。香港:香港遊樂場協會,2011年。
http://hq.hkpa.hk/upload/report20110430(1).pdf

 

 

 

《大專生的網上購物模式》調查。香港:突破,2012年。
http://www.breakthrough.org.hk/ir/Research/48_Web_Consump_Behavior/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