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小品】今天
韓國電影「今天」探討一個頗嚴肅的課題「寬恕」。片中女主角的丈夫在一次交通意外中被一名青年故意撞死。女主角在傷痛中為犯罪者(被告)求情,以減除刑罰。之後,她更開始四處鼓勵其他罪案受害人以寬恕之心去對待犯罪者。不過,她漸漸發覺原來要真正寬恕他人並非易事。
耶穌曾說:「要寬恕七十個七次。」(參閱瑪十八21-35)實在談何容易。若我們細心分析,原來有些人寬恕得罪他們的人是為了使自己的內心得到釋放,他們希望讓自己盡快忘記傷痛(Forgive is to forget)。有些人則是為了代受傷害的家人積點福,特別是為已故的人,希望他們早日安息。另外,有些人則是以另一種報復的心態去寬恕,即是令犯罪者永遠留下「虧欠」,讓犯罪者內疚一生。還有一些人則是出於可憐犯罪者而去寬恕。無論以上各種動機的寬恕,都使受害者與犯罪者南轅北轍,互不相連。
真正的寬恕需要受害者與犯罪者的互相合作。受害者雖然願意寬恕,但若沒有犯罪者改過的意願,寬恕便成了空洞的行動。同樣,若犯罪者願意改過,但受害者不願意去原諒,也沒有寬恕可言。真正的寬恕是要打破受害者與犯罪者的隔膜。寬恕並非縱容罪惡,寬恕是讓犯罪者重新做人。
我們嘗試以這角度了解天主經中這兩句的意思:「求祢寬恕我們的罪過,如同我們寬恕別人一樣。」我們人類得罪了天主是事實,而天主透過耶穌向人展示祂願意寬恕我們的罪過。不過,祂的寬恕需要人願意悔改才得實效。若我們不願意寬恕他人(包括自己),我們仍執著於他人(自己)的過失,我們並沒有給予機會讓他人(自己)改過,我們把自己封鎖在罪惡的陰影下,我們仍然與犯罪者隔絕,因而令自己也成為另一個犯罪者。我們如何能與天父共融呢?
修和聖事五個步驟中,即「省察、痛悔、定改、告明、補贖」中,「定改」是最關鍵的一步。假若一個人在領修和聖事時,存心不悔改,即他沒有意願去糾正自己的錯失,修和聖事對於他並沒有實效。
天主並非只說寬恕,祂派遣聖子到世上來教導我們去改善自己,祂願意人悔改,祂教導人悔改,祂期待人悔改。當人真正願意悔改時,寬恕才可實現。當寬恕真正實現時,我們不再活在過去的罪惡陰影下,而是活在今天的新生活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