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聖的寧靜

期數
3627
刊登日期
2013.08.23
作者
小博爾文
主曆
主曆 2013 年 08 月 25 日

參加過教宗主禮的彌撒的教友,對拉丁文應該不會陌生。教廷的公文都以拉丁文書寫,拉丁文可以說是教會的母語。

基督是「教會的頭」(哥一18),我們不禁問:「基督,或更好說天主的母語是甚麼呢?」

有人說是阿拉美文,因為這是耶穌用的語言。教會常用拉丁文,有人就因此說拉丁文是天主的母語。

聖師十字若望說:「寧靜是天主的母語。」

語言的存在是為了有效地傳遞信息。當我們默想天主的母語是甚麼的時候,其實我們是在問怎樣才可以聽到天主的聲音。《列王紀上》曾經提及,天主不在風暴、地震或烈火中。反而,祂在「輕微細弱的風聲」中,對厄里亞講話。

彌撒中,基督再次來到我們中間。祭台上,是基督自己的聖體、聖血、靈魂和天主性,是確確實實的整個基督。因此彌撒也應該為教友提供適當的媒介,令教友更易聽到天主的聲音。彌撒是應該充滿寧靜的。

今時今日,資訊爆炸,寧靜對現代人來說是「空閒」。秒針擺動,不但帶走時間,資訊也在我們手中溜走。

這種「繁忙」的生活模式也入侵了彌撒。聖奧思定說「好的歌唱是祈禱的雙倍。」的確,聖樂在禮儀中令人舉心向上,親近天主。聖奧思定沒有指明甚麼為之「好」。但我相信,在他眼中,質和量同樣重要。講到量,中國人的「過猶不及」說得很好。

很多堂區都會在領聖體後加插歌唱的環節,這無疑可以消滅dead air。但今天的彌撒正正需要更多的dead air,讓教友有更多時間祈禱。更重要的是,教友都很希望可以和聖體中的耶穌對話,感謝祂的恩寵和向祂表達一切所需。

梵二前的彌撒,主祭以低聲誦念整個彌撒正祭;教友在寧靜中、禱聲中積極地參與彌撒。先任教宗本篤主張舊禮彌撒,可以補新彌撒的不足。讓我們一同步武他的芳表,從舊彌撒中學習「神聖的寧靜」。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