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通識】騙地謊言

期數
3627
刊登日期
2013.08.23
主曆
主曆 2013 年 08 月 25 日

  本片適用於高中通識科以下單元:
      單元一:個人成長及人際關係
      單元二:今日香港
      單元四:全球化

 

史提夫任職天然氣開發公司,與同事蘇兒來到偏遠的小鎮,游說居民出售土地,進行鑽探及開發天然氣。史提夫在居民大會上,重申賣地有助改善小鎮的經濟及居民的生活,但有部份居民則指出,有關的開採對當地生態環境及牲畜將會帶來莫大傷害。此時,環保分子德斯汀到來,向居民解釋鑽探天然氣所帶來的破壞和影響——因為他與家人正是箇中的受害人。

史提夫遭到居民冷淡對待,仍努力地進行游說工作。他暗中調查德斯汀,發現他的真正身份後,大感錯愕⋯⋯

小鎮的蕭條凋零跟大城市的繁榮熱鬧對比強烈,突顯經濟發展對於小社區的影響力。男主角堅信大企業收購土地有助改善居民的生活,並提高下一代接受教育的機會,一切原出於好意,因為他自己亦經歷過類似情況。然而,當他得悉事件背後的真相後,決定按良心行事,即使賠上如日方中的事業亦義無反顧,堅持向大眾揭穿大企業的偽善與謊言。

男主角執行公義,行事正直、誠實,這些正是天主教社會訓導所教導:「義德使人尊重每一個人的權利,奠定在人類關係中的和諧,因而促進人類之間的平等和公益。」「按正義,人對另一人應正直地顯示真理」(參看《天主教教理》第1807條及第2469條)。

男主角視自己的工作,不純粹是一份「工作」,更是一個信念、一個善意的援助、一份承擔和使命感。因此,他才具有如此勇氣,向大眾道出真相。反觀現今香港社會,政府官員常說「我要做好呢份工」,將改善人民生活、制定各種社會政策和福利等事情視作為一份工作而已,缺少了熱誠與承擔,許多時候某些措施被批評跟現實情況脫節或是處理手法過於官僚,往往引發不滿情緒甚至造成衝突。

影片談及家庭、社區跟整個社會的關係:小鎮居民致力保衛家園,因為那不只是一片土地,更是他們的生活,滿載著各人的集體回憶,不論是歡笑樂事還是哀傷往事;事實上,「家園」並非單純是一間「房屋」,最重要是當中的人及彼此的互動,地方社區更是社會的縮影,精神意義遠高於物質意義。

有關大企業與市民的社會責任,消費者委員會制定了《良好企業社會責任指引》,闡明政府、商界和消費者各懷目標,旨在維繫一個可平衡各目標的環境,提高經濟效益之餘,讓市民和營商者明白彼此的關係是互相關連,而不是互相衝突或對立。

過往,社會依靠經營者自動自覺遵從企業商德,現在則主動要求他們履行企業作為社會一份子的社會責任,即有責任尊重個人、社區及環境,在制定及執行其商業策略時,遵守法律規範及奉行高度商業道德。同樣,市民亦有權利、義務和責任去關心社區、保護環境。

 

討論問題:

  1. 假如你是劇中的男主角史提夫,當你得悉事件的真相後,你會怎樣做?
  2. 社區認識
    • 你在自己所屬的社區,有否參與任何活動?
    •  試談談你所屬社區在教育、醫療及社會福利等各方面的工作 及需要。
  3. 當你遇上不公平或不正義的事情時,你會如何面對?
  4. 你認為「家庭」的定義是甚麼?
  5. 試揀選一間國際企業公司,分析及研究他們在履行「社會責任」上所作出的工作。

 

參考資料

• 《天主教教理》
消費者委員會良好企業社會責任指引:      http://www.consumer.org.hk/website/ws_chi/competition_issues/model_code/2005031501.html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