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間】語言

期數
3627
刊登日期
2013.08.23
作者
楊志強
主曆
主曆 2013 年 08 月 25 日

人都會說話,識字的還會做文章,但說的和寫的真實程度有幾許?很難一概而論。人出於禮貌或不想令人難堪,有時不說真話,這「善意的謊言」,誰都難免俗。語言有時也有如衣服,除了保暖,還得蔽體。蔽體即隱惡揚善,讓自家在人前得體,這豈是百分百的真?受過良好訓練的畫者常精通人體解剖,都有透過衣飾明瞭內在的本事,但沒有一個心態正常的畫者平素會用這目光去推敲身旁之人,因為這「真相」其實未必令人賞心悅目。人是文化動物,包裝和美感是文化不可或缺的一環,原始、野蠻和純真是兩碼事,可惜時下卻常被混為一談。我們也明知許多人所說的未必真是他所想的,但在任何世道,教育的一個不可迴避的缺失便是教人從小慣了用冠冕堂皇的大道理為自家的小算盤包裝,能免俗而實話實說的人未必很多。但這世間從來就不是天堂,不必用天使或神的標準去量度每個要吃飯穿衣的人。 誰要活得純真,只是他個人的選擇,不必用來論斷他人。對不認真的人,其實是不必太認真的。

純真常是書呆子的可愛處,但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便難免中招。少年時我也傻乎乎地相信,人說的寫的必是他心裡想的,殊不知在一個舉世皆言不由衷的世道,誰認真,誰便只會自討苦吃。經過許多年,在不同的世界裡浪跡日久,才知語言和文字常不過有如煙幕。古來人說的寫的不乏真知灼見,但為大多數人,則常只是一種需要,未必全發自內心。有些人一輩子都在作假,若幾何定理觸犯或妨礙他要攫取的利益,或損了他的牙眼,也必試圖推翻。有些人愛對人傾訴「肺腑之言」,那只是某種未必能宣之於口的情懷的宣洩。和你說,不過是把你的同情心化作一面鏡子,讓自家在良知面前照得好看點,把本來就全不合理的東西合理化⋯⋯ 時下主張對話,但許多人的「溝通」只是單向的疲勞轟炸,「諮詢」也不過是姿勢,底牌不過是把你圈進來為我所用。我們的文化也鼓勵人當好聆聽者。但當你聆聽得夠多,苦口婆心的口水也花得太多,若發覺不過是在對牛彈琴,就該知道,這所謂的對話只是在語言作為煙幕的層面上廝磨,仿如粵語殘片的大俠口吐劍光在空中過招,既不傷及皮肉更不觸及靈魂。人生苦短,大可另找些有意思的事來做。這正如右圖,漫畫中人的插頭即使插上了,誰知道在畫面之外電線是怎麼佈的局?這能 「過電」?天曉得。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