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持公教教育價值
過去的一個學年,香港教育界需要處理不少棘手的議題,包括縮班殺校、教師壓力、直資爭議、國民教育存廢和跨境學童入學等;在暑假期間,還添上教師在公共場所說粗言事件的風波。更令人憂慮的,是近來學校教育受到香港社會日趨激化和政治化現象的干擾,學校再非一角學與教的樂土,因而不少學校的持份者漸感到迷失而不知所措,弄不清現時香港學校教育之道究竟應該何去何從。
現時香港二百多所天主教學校固然不能置身度外,反而還需要兼顧在二O一五年九月前全部成立法團校董會的艱巨工程。可以想像,我們學校的領導層和教師須承受多大的壓力來應對這些挑戰。
然而,處於這樣的變局中,我們更有必要認清天主教學校須秉持的理念和價值。在處理應否重英輕中、是否轉直資和能否推行國民教育等爭議時,學校的領導層必須反思天主教會為何辦學的基本問題。天主教教育的特色是給學生介紹天主教的生命觀,天主教學校的首要任務在於鼓勵學生擁抱天主教會所秉持的核心價值。
在成立法團校董會時,我們將「真理、義德、愛德、生命和家庭」五項核心價值寫進了學校的憲章。這些就是每所天主教學校領導層必須秉持的辦學理念。事實上,在過去約三十年的香港變局中,香港教區一再在應變中秉持了天主教會的教育理念。所以,現在我們更應該以專業、開放、不亢不卑的態度持守下去,一步一腳印,念先賢創業之不易,在逆境中自強自勵。
同樣地,在面對社會歪理充斥、教師形象受損、學生頑劣不受教和工作量超負荷時,教師也應該反躬自問,自己為何當教師?天主教學校對教師的操守有何期許?教師應該是學生的啟蒙者和傳道者,相信自己所教,活出自己所教,以身示教,來證明所教是可行的。天主教會更期盼教師成為青少年的牧者,給他們指出生命的真道路。
當認清須秉持的價值之際,我們天主教學校的教師更要有信心、勇毅和智慧來秉持自己所肯定的理念。教育是百年樹人的事業,教師需要學習忍耐與等待。每一位平凡教師的工作都是任重道遠;縱然只有芥子般微小的力量,教師的潛移默化和潤物無聲都是春風化雨的神聖工作。
教師一節用心備的課、一次不計較花時間的同行,或者一句鼓勵的關心話,都可能是一個足以影響一位學生一生的機會。千萬不宜妄自菲薄,應以耶穌這位萬世良師與善牧為芳表,勇於承擔自己的使命,不怕孤身上路;在充滿敵意、飽受阻撓的處境中施教,仍無懼無畏,毫不退縮,為真理作證,勇毅前行。
現時香港教育工作者正承擔著充滿挑戰的任務,而社會人士對天主教學校也期盼甚殷。在新的一個學年,願我們在各種急劇的變革中認清須秉持的,以及秉持所認同的,好能站穩崗位,為香港的教育事業發聲發光,讓天主教教育作鹽作酵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