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通識】幸福的餐桌
※ 適用於新高中通識教育科:
單元一: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
單元二:今日香港
單元四:全球化
「今日開始不想再做父親了!」父親說道,家人如何反應?這個家會變成怎樣?《幸福的餐桌》改編自暢銷小說,細膩地描寫一個四口之家,從崩壞到再生的軌跡。通過少女的視點,青澀純真,帶點孩子氣地看盡一家人的喜怒哀樂,以及生命中遇到的種種困難。
家庭的崩壞
初中生中原佐和子擁有一個快樂幸福的四口之家,她的家與一般日本人家庭一樣:男主外,女主內。中原家的父親是教師,母親是家庭主婦,每天早上習慣一家人一起吃早餐,閒話家常。可是三年前,因父親自殺未遂,令母親不堪忍受,宣布選擇離家出走。某天早晨,父親突然宣布不願再當父親……漸漸地餐桌上的餐具由四份,變成三份,再變成兩份……
父親的認真
身為教師的父親一直努力工作,養妻活兒。可是工作不開心,壓力太大,只是為了家人,父親一直忍耐著。可是三年前,終於達到極限,在浴室中自殺,幸好家人及時發現。自此父親不單辭去教職,更不願再做「父親」。他開始重讀大學課程,更到補習社兼職,他希望尋回自己、尋回快樂、尋回人生的意義……
母親的忽略
身為家庭主婦的母親多年來一直相夫教子,豈料枕邊人竟然自殺,令她決意離家獨自生活,更在餅店兼職。經過反思和沉澱後,母親開始明白家人靠得太近,會忽略對方;反而分開了,會令人敏感地意識對方。母親知道她雖然離開了家,但仍然深愛家人……
兒子的完美
哥哥阿直自小被稱為天才,自從父親自殺未遂後,他放棄到大學進修,轉而醉心農務。哥哥一向要求完美,小學時還可以得心應手,但到了中學就感到沉重的壓力。父親的事件,令他感到自己也有「爆煲」的一天,於是他不理旁人的眼光,決意為自己的人生選擇另一條路……
女兒的懵懂
恍如溫室小花的女兒佐和子,面對家庭的四分五裂,完全不知所措。徬徨的佐和子在如此沮喪之時結識了轉校生大浦勉學,在他陪伴之下,佐和子慢慢見證著家人和她自己的改變……
家庭的再生
沒有人一出生就懂得做「人」,做「子女」,甚至「父母」的角色,我們都是在學習中。然而,世上沒有一條方程式可以教人如何做人、子女和父母;即使適合你的方法,又未必適合我,所以大家都是在跌跌碰碰,在失敗中汲取教訓,累積經驗。《幸福的餐桌》就是從佐和子的眼中,看著一家人走過的路,高高低低,家中的那張餐桌依然存在……
片末響起由Mr. Children主唱的主題曲:從前跟著父母、哥哥的步伐的小女孩,漸漸地自己抬頭挺胸,向仍然未有自己的未來進發……那份澄明秀逸,令人難忘!
教會指引
- 《天主教教理》婚姻聖事 601-666;教養子女 2196-257;夫妻之愛 2360-2378
- 《家庭團體》宗座勸諭,教宗若望保祿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