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者之歌】信德作為生活
要深入認識基督徒信些甚麼,可以參加一個神學課程,或是看幾本有關的書籍,資料多的是。但即使你有豐富的神學知識,要做個活於信德的人,倒不容易。當我們口裡說著平安和希望,心裡卻滿是忿怒和焦慮時,即使別人不察覺,自己也會問自己到底是個怎樣的信徒。信德要在生活中最常遇到的事上起作用,才算是活潑的信德。試試從教會與我們的關係來反省一下。
我信唯一、至聖、至公、從宗徒傳下來的教會。教會之所以是我們信的東西,是因為它不是個純粹人的組織,而是由天主建立,天主有份參與,並屬於天主的團體。但要真正信教會是天主的,並非易事。教會的工作有多方面:有教友培育的,有社會服務的,有學校教育的,有大眾傳播的,樣樣都有需要,樣樣都應該做。做得好不好呢?人家總會評論,拿你和別的機構,別的教會比較。被人批評做得不夠好時,牽涉在內的人會覺得不好受,若是有疏忽的地方,當然要改善,但很多時是由於資源不足,人手不夠,想做也做不來。這時要面對別人的說話,個人的有限,整個處境帶來的失敗感,這是信德發揮作用的時候——亦是信德受到考驗的時候。我怎樣看自己和自己在教會內的工作?我的尊嚴建立在「業績」之上抑或建立在信德之上?我是否將工作成果和我個人的榮辱扣在一起呢?
關於工作,耶穌說:「莊稼多而工人少,所以你們應當求莊稼主人,派遣工人來,收割他的莊稼。」(路十2)耶穌這番話正好點出,我們不是莊稼(教會事業)的主人,而是被派遣來工作的工人而已,我們固然有責任把工作做好,但力有不逮時,只有求莊稼的主人(天主)派遣更多有能力的工人來完成任務。謙遜的看自己是工人,是伙記而不是老闆,可使我們避免不必要的壓力和自責。既是伙記,就得謙遜地和其他伙記合作,他們也是天主派遣來的。人與人之間的合作,有時是充滿挑戰的,但信大家都是天主派來的工人,為天主的教會而工作,可減輕不愉快經驗對自己的影響。況且,天主在眾多人中選了那些人和你一起,難道不值得你留意箇中玄秘嗎?不管合作的過程有甚麼曲折,信教會是天主的,就將成果和將來交給天主,自己內心會多一點自由,多一點平安。
信教會是天主的,亦是信教會的工作不單純是人的事,而是天主的事。成敗與榮辱不能單純地由人的觀點評斷。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是成抑或敗?是榮抑或辱?當耶穌向門徒預言自己的苦難時,伯多祿顯然覺得是失敗,是羞辱,要勸諫耶穌。結果馬上給耶穌責備他只知道人的事而不知道天主的事(參閱瑪十六21—23)。教會若只是個人的組織,只是人的事,那麼,一切醜聞、爭議、分裂,只暴露人的劣根性,除了令人歎息之外,還可做甚麼?信德之所以能引發希望,引發活力,正在使人看到我們所遭遇的一切,不管是得的多還是失的多,都不只是人的事,更是天主的事,不乏天主的祝福。信德使我們「看見」,「看見」的人才是活於信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