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藝術的時光】快樂旅記
每到假期,我會放下繁雜的生活,走到世界另一個角落,紓緩身心,開闊視野,認識當地風土人情,欣賞美人美事、美景美物,當然不少得參觀教堂。
今年暑假選擇到芬蘭一遊,是因為聽聞有兩間教堂的建築設計獨特,所以慕名而來看個究竟。首都赫爾辛基受盡歷代戰爭的摧毀,相對地較少古舊建築物留存下來,隨街可見都是北歐風格的現代建築,設計簡約前衛,著重空間和環保的規劃,加上芬蘭有很多森林區,容易取得木材,在建築設計上常用材質之一。
走到鬧市區康比(Kamppi),赫然見到一座龐然大物的建築座落在偌大的廣場,人們穿梭這座「龐然大物」熙來攘往,有人說它像浴缸,有的卻說像杯子,其實它是一間小聖堂。為了讓都市人在繁囂中有個撫慰心靈的地方,於是建築師(Kimmo Lintula)設計了「康比小堂」(Kamppi Chapel,圖),教堂裡木紋簡美,清新木香撲面而來,沒有窗戶,只有天花板開了一圈天窗,讓一環光線從天上悄悄然向下灑放,彷彿天主光照大地。
建築師以「溫柔態度」把冷冰冰鋼筋和混凝土與木材無縫連接,超越了傳統木建築方法,而且這種木材不易彎曲,弧度美感完美無缺,簡直是天衣無縫。此君說:「在鬧市中提供這樣公共環境是必需的,人們不需做任何事,也不用花錢買任何東西,只需把心靈平靜下來,振奮精神。」任何有宗教或非宗教人士都可以進入這小堂靜思,藉此洗去煩擾的思緒。
另一座教堂驚為天人。教堂外觀看起來不甚顯眼,彷彿一座飛碟著陸在大石上,甫入教堂,圓屋頂由銅鋼樑交接佇立撐起,形成透過天然採光的天窗,牆壁保留了岩石被鑿後的凸凹粗糙感,這座教堂其名是「岩石教堂」,原名「登貝里奧基歐教堂」(Temppeliaukio Church)。位於住宅區的教堂,原本是一塊大岩石,建築師Suomalainen為了保留這個特殊自然地形,於是將部份岩石往下挖掘,把挖出的石塊堆砌成教堂外牆。
教堂中央前台設置祭壇,與玻璃圓屋頂透射下來的天光交輝有致,凸顯祭壇神聖無比。除了建築設計特別,天然岩壁在回音作用下,音效奇佳,因此有很多音樂會喜歡選擇在這裡舉行。除此之外,隔音效果良好,人在其中,容我寧靜,有助滌除世俗萬慮,萌生聖潔無瑕。
靜坐這兩間非天主教教堂的木櫈上,甚麼都不想,也不作祈禱,腦袋只有一片空白,享受片刻靜謐的舒暢。的確,用空間治愈了我的怨恨、哀傷、擔憂、憤怒,心靈未曾如此平靜過,真的未曾平靜過,因為我是小信德的人。天主待我不薄,渴望想去的地方終於去到了,還有加送「平安去,平安回」的旅遊平安大禮,我還害怕甚麼呢?繼續快樂旅程,繼續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