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日鼓勵學校人員
(本報訊)教區本主日(九月二十二日)慶祝「教育日」,以鼓勵教育工作者陪伴青年走耶穌的道路,並邀請不同持份者一起發展公教教育。
天主教教育事務處早前向全港堂區和天主教學校發送「教育日」資料,鼓勵眾人合力培育青少年正確的價值觀,又邀請教育工作者持守天主教教育核心價值,成為基督的傳人,亦要關懷弱小。本年教育日的主題是「耶穌是道路」。
教育日前,天主教教育事務處九月十三日舉行「專業培訓講座及開學彌撒」,多名教區學校校監校長出席。講座於高主教書院舉行,下午的彌撒則於主教座堂舉行。
講座上,天主教教育事務主教代表黃若嫻修女強調公教學校當維繫核心價值,該處會一方面為校長和校監舉辦核心價值課程、透過聖地朝聖提升靈修;另一方面亦培訓中層,加強公教學校的傳承。
黃修女又提到宗教活動的培育銜接事宜,她肯定幼稚園透過「基督小幼苗」培育兒童的同時,期望小學的「基督小先鋒」能夠更好承接培育成果。
十三日下午的開學彌撒由教區副主教陳志明主持。他講道時勸勉校長和校監懷著愛心領導學校,又強調公教學校應負起宣講福音的使命。他鼓勵參禮者每天看聖經、默想聖言認識上主的話:「要記著,在校內我們也是傳教士,而不只是學校的CEO(行政領導)。」
彌撒前,荔景天主教中學新任校長莊紹文對本報說,校長需要帶領學校同工為天主教教育把關,亦要讓學生認識天主教的核心價值。他期望能多向前線教師分享公教教育價值。
新上任的教育事務主教代表助理劉超賢是教區學校榮休校長,他表示「會本著天主教的核心價值,協助前線人員在日常校務中活現出教會的價值觀」。
參禮者同為本地教育政策的決策者、天主教學校及教育工作者等祈禱。
對於實踐教育日主題信息,天主教教育事務處宗教及道德課程發展中心總課程主任陳乃國九月十三日對本報說,宗教教育能向青年指出耶穌這道路所在,他鼓勵教師成為專業而有心的善牧,在這道路上成為青年的同行者。
陳乃國博士說,目前宗教教育所遇到的困難,「是社會價值趨向多元化,包括世俗主義和消費主義」。他又說,公教學校在法團校董會的挑戰下,仍會繼續強調「真理、義德、愛德、生命、家庭」五個天主教教育核心價值:「不單與學生分享,也介紹予持份者。」
他說,宗教及道德課程發展中心透過推出教材和教師培訓活動,以推動天主教教育。中心至今已推出合共八套《星光系列》書冊供學生和教師使用,亦將於十月十八至十九日舉辦培育活動講解新書用法。
教育工作者外,其他持份者亦要為公教教育負起責任。天主教聖安德肋小學家長校董梁建忠九月十四日出席一有關校董職務的教育分享會時指出,家長、信徒和教會團體要合力發展天主教教育。本身是教徒的他指出,家長校董有責任為學校「遮風擋雨」,與學校一起實踐公教教育,過程中要支持亦要提點學校。(鄧╱高)
- 相關資訊見 印刷版 第四版,稍後再行報導九月十四日校董職務分享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