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學校的路向

期數
3631
刊登日期
2013.09.20
主曆
主曆 2013 年 09 月 22 日

學校教育在天主教會的福傳與牧民工作中佔重要的位置。自梵二以來,大約每隔十年,教廷便重申一次天主教教育的本質與方向(《天主教育宣言》(1965)、《天主教學校》(1977)、《天主教學校教育的宗教幅度》(1988)、《踏入第三千年門檻的天主教學校》(1998)、《有關在學校裡的宗教教育》(2009)),可見面對這五十年來在政治、經濟、社會、科技和文化方面急劇變化的世局,教廷非常關注天主教學校是否在變局中仍能夠辨清和秉持其辦學路向。

天主教教育的正途是要給青少年展示天主教的生命觀,讓他們找到真正生命的道路,即耶穌所教導的:祂就是「道路、真理和生命」(若十四6)。此為檢驗持守天主教教育正道的唯一標準。

今年「教育日」選定的主題「耶穌是道路」,旨在提醒我們,耶穌的生命觀才是走向真正豐盛人生的康莊大道;而教育青少年的人士,尤其是學校的教育工作者,應該成為青少年找尋耶穌的引路人。

然而,現時香港的天主教學校,如何在觀點與價值多元化的社會中仍能夠持守耶穌的道路?二OO四至一一年間,香港教區與特區政府在成立學校法團校董會的爭拗,表達了我們雖然身為辦學團體,但能否繼續秉持教會辦學理念的憂慮。

既然敗訴了,並需要在二O一五年九月前成立法團校董會,現在學校最積極、具體和重要的舉措,莫過於確保「天主教學校核心價值」(真理、義德、愛德、生命和家庭)有效地落實。這些核心價值是天主教教育的路標,可以指引學校穩走正路而不易誤闖歪途。

為能在學校落實這些核心價值,教區和二十多個修會辦學團體成立法團校董會後,首要保證其學校的各持份者,認識、認同和守護這些核心價值,以聚結最大的團結力量,朝同一的教育方向邁進。這是一項必須長期醒覺和堅持的工作,否則不斷更替的校董會成員、教師和家長可能會漸漸將憲章內漂亮的辦學理念文字看成一紙空文,令其無從發揮應有的指路和護法的作用。所以,我們有必要建立有效的長遠培訓機制以防患於未然。

其次,是妥善地將這些核心價值放進學校的生活和課程內,因為學生才是我們推介這些價值的最終對象。天主教學校的宗教及道德教育正規課程,無疑是最直接和有利學習天主教價值的領域,也是天主教學校的身份所繫。從教區出版的宗教科課本的書名以「道路」比喻生命(過去的《幸福的道路》、《恩榮之道》,最近的《星光伴我》、《踏上星光途》和《我走星光道》)來看,明顯指出學校的宗教及道德課,是引領青少年走上耶穌啟示的生命坦途的不二法門。因此,極需要保證學校的宗教及道德教育質量俱佳,成為核心價值最可靠的載體。

此外,如果學校教師能夠將這些核心價值身體力行,他們便是學生找尋耶穌的同行者和嚮導,甚至化身成為一條讓青少年可以走向真善美的路,這是我們有望於所有天主教學校的教師的美好願景。

教區每年的「教育日」是個回顧與前瞻天主教學校教育的好機會,今年以「耶穌是道路」為主題,讓大家反思如何走好眼前的教育路,好能有力地回應教廷對教育的重視和對香港教區的期盼。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