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接受教會刊物訪問

期數
3632
刊登日期
2013.09.27
主曆
主曆 2013 年 09 月 29 日

(綜合天美社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指出,教會回應罪惡時需要施以憐憫多於批判他人,教會本身也要成為醫治創傷、溫暖信徒心靈的地方。

教宗於八月接受耶穌會刊物《公教文明》編輯斯帕達羅神父(A. Spadaro)訪問,內容於九月十九日刊登,全文近三十頁,教宗閱讀內容後並批准刊登。多份耶穌會刊物同時發表專訪內容。教宗在訪問中謙稱自己為「上主眷顧的罪人」。

教宗談到過份強調教理的倫理道德及醫學倫理所引起的問題,他說教會「不能單單在墮胎、同性婚姻以及避孕方面的問題上堅持」,他自己亦被指就任後少觸及性倫理問題,惟他認為毋須每時每刻提及。

教宗肯定倫理的重要,但同時指出教會牧養上不應在一些沒有連貫的教義傳遞問題上糾纏不休,應做實事。

教宗指出,傳教需要找到新的平衡,否則教會的倫理道德結構會如骨牌般倒下。「當面對罪惡時,我們需要的是慈悲而非判斷。」他說。

他續說:「教會有時把自己關在小事情和細微的誡律中,但最重要的應是宣告『耶穌基督救贖了你』這第一個喜訊。」他又認為,「告解亭並非受折磨的內室,卻是天主慈悲激發人們做得更好的地方」。

談到教會的形象,教宗表示喜歡梵二「教會憲章」中闡釋教會是「天主忠誠聖潔的子民」。他指教會不是只容納一小群被揀選的人的團體,而是「母親和牧者教會」。

他說教宗及主教應與信徒分享責任,而「教會是天主子民歷史旅途中所組成的」,是所有天主子民、牧者團結一起的教會。

他認為,教會需要「醫治創傷和溫暖信徒的心,關懷並接近他們」。「教會如同一所戰地醫院⋯⋯傷者的傷患須立即得到醫治。」他指司祭必須仁慈,「能夠溫暖人心、與人在黑夜中同行、懂得交談,且進入自己黑夜時,在黑暗中仍不迷失的人。」他說,天主子民要的是牧者,而非官員或神職人員,而組織和結構改革僅屬次要。

至於教廷的制度架構,教宗說在他上任六個月的期間已下放更多權力至地方教會。他說有些教廷辦公室或會有淪為審查機構的危險,故此有些事務可交由地方主教團去處理,由羅馬提供協助。

對於自己管理教會的模式,教宗指很多人以為改變可以來得很快,但他相信「真正的改變,總是需要時間去奠定基礎」。

他回顧自己從三十六歲成為耶穌會阿根廷省會長後的轉變:「獨裁及迅速決定的作風帶給我嚴重的問題,我因此被評為過份保守。」其後當成為布宜諾斯艾利斯總主教後,他採取另一種方法,經常與輔理主教開會。教宗相信「諮詢是非常重要的」,並期望新成立的樞機小組能夠發揮功能。

《公教文明》亦向教宗提出婦女在教會中角色的課題,教宗強調當前的挑戰是「要反思婦女在教會範圍內行使職務的特定地位」。他肯定,在現今以男士擔任聖職的教會中,婦士的角色亦同樣重要。

談到離婚再婚者、同性戀者等問題的相關牧靈工作,教宗強調必須尊重每個人,「此處我們進入人的奧跡。天主陪伴人一生,我們也必須以他們的狀況為起點來陪伴他們,要以仁慈來陪伴。」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