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另類的聖召(二)
「天主,求你給我再造一顆純潔的心,求你使我心重獲堅固的精神。」(詠五十一12)
人長大到一定的年歲,也就會想一下自己該走那一條路︰要否成家立室?要否獨身?天主教徒也可能多了一種選擇,那就是想要做修女嗎?但當我還在年青的時候,我一點成家立室的意願也沒有。相反,我也沒有想過獨身的生活,因為當時的環境,仍沒流行「盛女」或「剩女」這些名詞。
我活潑、好動,大半的時間都是在玩、跳舞、划艇、旅行、游泳,當然我也有靜的一面。那就是我喜歡看書,尤其是看言情小說。.在寄宿的日子,我只能看學校供給我的書籍,那就是只是有天主教背景的言情小說。當女主角因著自己的宗教而選擇離開她基督新教愛人的時候,那份盪氣迴腸的感人,真是不能自已。我只顧吞下小說。感到愛情的偉大。但也同時問自己,世界不只有男女的愛情,還有更偉大的宗教愛情。當然這是我以後一生花時間去發掘的愛情。
在中學的時代,我是在澳門一所英文學校寄宿。當時有很多的外國人逃難至澳門,因此,學校就像是聯合國。而修女也有很多的國籍。濟濟一堂。但我從來就沒有經驗過排外的感覺。學校每天都有早禱、晚禱。英文祈禱比較短,所以我喜歡跟大隊。但因為人多,而學生也不是那麼聽話,修女往往要花很多的時間在排隊上。而我們那些中英文也可以的人也就佔了優勢。臨時可決定去中或英的祈禱。一切以快為準。那是即食麪,是學校生活的一部份。
放假回香港又是另一個世界。因為我最親的父母兄長均在中國大陸,在香港只有撫養我成長的祖母,但她卻不大管我,因此,我是像生活在三不管的世界。但我卻不知道天主卻以我的生活來管教著我。
在我高二的那年,我生了病。在病房過了幾個月,病使我不能活動自如。病使我有時間去思想。很多時我會問天主為甚麼偏偏選了我,在這時候生病。我不知道天主卻在這個時期,在我最無助的時候,給我播下了聖召的種子。
跟著的日子我完成了學業。年青時青春迫人,不缺乏異性的追求,但我卻認為把愛維擊在一個人的身上,不夠剌激與浪漫。當時我也愛上研讀聖書。它使我飛奔天庭,簡直是有點不食人間煙火。那種超乎俗世的感覺是單純、美麗而又感人肺腑的。但當我賞試告訴同學我想當修女時,換來的卻是,「你做修女?哈、哈、哈。」
仍有些修女老師都說我有聖召。但當我要求她們命令我去做修女的時候,她們卻說這是我個人自己的選擇。天啊!該怎麼辦﹖家裡從沒有出過修女、神父。當時的政治環境,我已與家人失去了聯絡,當我決定要走聖召的路時,他們根本就不知道。在這方面,我的兄長也不能給我什麼幫助。當我告訴他我會選擇做修女時,他說只要我感到快樂,就可以。因為這是一件好事。我發覺在表面上,我看來是不抗拒做修女,但在心靈的深處,我卻是積極的不願意。因為我愛自由,不要束縛。我要說服的不是家人。而是我自己。是我不願意。那又該怎麼辦!說呀!
今時今日,我仍很怕與別人分享我聖召的歷程。.這是因為我在走向聖召的旅途中,是一帆風順,沒有驚天動地,沒有家人反對的聲音。因為除了我的哥哥,其他的家人都不知道。連這個局中人的我,也只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因為我身體不很好,而我也實在太貪玩、太愛自由、而修院在梵二前是講求紀律的地方,但我卻感到天主在生活中不停的安排,使我無條件的說「我願意」。
在一大堆初學院的阻礙中,我沒有氣餒,反而成了我精力的泉源。我對上主的信賴是與日俱增。我常常感受到上主的臨在。回想起以往,如果我可以再選擇的話,我會向天主說,我要更自由地說,「我願意」。回憶起前塵往事,我只覺得我是百份之百被天主看上。不是因為我有聖德,也不是因為我漂亮,也不是因為我用功好學,只是因為我就是我。一個頑皮、淘氣、好奇的小女子,不是我選了做修女,而是天主選中了我,並把她放在瑪利亞方濟各傳教修會裡。就算我是試試看,也就一直的試下去,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而今年是五十年。多謝修會的容忍,也可說是方濟會的自由,在這跟隨福音精神的偉大旗幟下,我向天主一天又一天的€說:「我會試下去。」
- 作者馮瑞芬為瑪利亞方濟各傳教修會修女,本年慶祝入會五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