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筆容辭】為了普選,你願意付出更多嗎?
特首梁振英最近頻頻約政黨及個別團體、學者等人晚宴,表示要就政制發展問題諮詢公眾。政制發展影響的是全香港市民的福祉和將來,特首不應將討論限制於禮賓府內,討論的與會者應是全港市民,而並非一小撮被他「揀選」的人士。
香港市民早在八十年代初期關心政制發展,距今已有三十多年的歷史,可惜政制發展到今天,仍然裹足不前。
作為教區其中一個委員會,我們感謝教區在七月二十四日向全港發表的《緊急呼籲》。內容提到目前的情況是「令香港市民不合理地喪失機會,不能實質地參與選舉政府首長及市民的參政代表,肯定地造成對基本公民權利嚴重而持續的不公義和侵犯」,所以要求特區政府改善目前的政治制度。
和去年二月向新一屆特區政府發表的「意見書」有同一立場,教區提出幾項要求,包括:在二O一七年的行政長官選舉中,全港市民均應有權提名參選人,而行政長官須經由全港市民一人一票選舉產生。教區亦同意民間的訴求,不遲於二O二O年取消立法會內所有功能組別議席,讓市民普選立法會全體議員,和取消區議會委任制度。教區要求特區政府,必須加緊為以上幾方面進行策劃和執行上的部署。
《天主教教理》2246及2420指出:「在人的基本權利及人靈得救要求時,教會對社會經濟事務,也發表其道德的論斷。……教會基於其使命,有權在政治的事件上,亦發表其道德判斷。」因此,我們認為由戴耀廷教授等三人發起的「愛與和平佔領中環」的運動,是值得肯定的。「和平佔中」運動的重點,不僅是政制方案,而是推動香港政治文化上的大革新。
既然特區政府一直拖延政制的討論和諮詢,只願意局限在禮實府內進行,延續其一貫的「小圈子」作風,那麼不如就由民間開始帶動政改討論吧!幾十年來在香港推行的代議民主和所謂「票箱」民主,未能完全表達和反映市民的心聲,我們期望由「和平佔中」運動發起的商討日,可帶來更大的突破。幾千以至一萬個市民共同參與商討日,為未來的行政長官選舉方案共謀出路,我們不再需要代言人,透過共同商討去決定香港的將來。考慮的問題不僅是誰會當選,而是如何當選?選舉和提名的程序是基於普及而平等的原則嗎?符合國際標準嗎?符合教會訓導嗎?
「和平佔中」運動一直強調,如果政府繼續以漠視和抗拒的態度,拒絕由民間提出的方案,才會以「公民抗命」方式佔領中環。我們需要思考的,是作為香港市民,在政制發展問題上,我們到底願意付出幾多?過去每年的七一和六四,不少市民都願意利用一天假期或放工後去參與支持,甚至捐款令這些活動可延續下去。但原來這些付出,都不足以扭轉香港目前政制的困局,我們需要付出和投入更多,甚至付上人身自由。為了香港的民主和自由,為了基層市民的福祉,我們願意行前多一步嗎?
作為教會團體,正委會從不偏袒任何政權,我們依賴的是福音和教會的社會訓導。歷年來的社會訓導均支持民主政制,和公民的權利,所以我們的參與和支持,實在是責無旁貸。
正義和平委員會 www.hkj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