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健康教育
轉瞬間,我已來到孟加拉的庫爾納市(Khulna)六個月了。平日除了上課學習語言外,我也會到痳瘋病及肺結核醫院協助日常運作,探訪病人,了解他們的生活情況及文化。
執筆前兩星期,我與醫院的員工參與一次街頭健康教育活動,使我大開眼界。院方與一班街頭賣藝者合作,到市中心的貧民窟內,以歌唱、舞蹈及話劇形式,向他們簡介痳瘋病及肺結核病的傳染途徑、預防及治療方法,藉此喚醒居民對個人衞生的關注及認識健康的重要。當然,我們也向參觀者介紹我們醫院及聯繫診所的免費服務。
那星期五的下午三時左右,我們一起由醫院出發,而那班賣藝表演者則自行到達貧民窟那裡。因為是假期,一般家庭都放假,賦閒在家。
居民及小朋友一看到我們醫院的車輛駛過,便立刻知道將有表演節目。我及修女醫生立即被小朋友簇擁起來,成為「目標」人物。醫院的員工努力維持秩序,為我及修女醫生安排座位後,表演便立即開始。表演項目首先以音樂吸引觀眾注意,表演者即場敲出樂曲,在風琴、大鑼大鼓及銅鈴伴隨下,又唱又跳,歌手更把他的一頭長髮散開以娛樂群眾。
這場面使我想起中國傳統的街頭表演,其實亦不遑多讓。因為圍觀者愈聚愈多,員工也要不斷努力協助小朋友安坐地上觀看。擾攘了一會,賣藝者換過服飾,由歌舞變為話劇,引入表演主題,帶出病症的特徵及源由。由於內容簡短易懂,而且幽默,令不少觀眾即場發問,以爭取時間得到答案。最後,當然最重要的是派發健康教育資料單張,提醒他們痳瘋病及肺結核病的病徵及傳染途徑,如有相似的症狀出現,需及時求醫。感謝及告別了街頭賣藝者的傾力相助後,小朋友即蜂擁而上,要求拍照——因為他們看見我們手上的相機而感好奇。
趁孟加拉語文課學期中段的溫習時段,在沒有功課壓力之下,我便抽空出外參與活動。這樣既可了解醫院的運作,多接觸人群,是一個聰明而有意義的選擇。在街頭賣藝表演當日,雖遇上傾盆大雨,卻吸引了二百多人聚集圍觀,可想而知這項活動極具成效。
據醫院員工反映,每次街頭賣藝之後,都有不少懷疑感染的個案到來求醫,這全賴國際性衛生健康團體對我們的贊助及支持。當然,活動背後負責策劃的員工所付出的努力也是無容置疑的。不知街頭賣藝表演的方法,可否應用於香港環境作福傳活動呢?
- 作者宗座外方傳教會周明珠修女現於孟加拉傳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