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明愛楊錦泉校長榮休厚

期數
3633
刊登日期
2013.10.04
主曆
主曆 2013 年 10 月 06 日

信徒楊錦泉從事教育工作三十八年,九月起榮休。他多年來一直透過地理考察去認識大自然的奧秘,認為人應與自然環境為伴,負起保育責任。

在明愛陳震夏郊野學園服務十一年的校長楊錦泉,大學時選修地理,「中學時地理科成績好,便繼續在大學修讀,我一直都很喜歡到不同地方考察,認識人與大自然的關係。」

楊錦泉中學就讀香港鄧鏡波學校,校內一位神父是公教童軍協會專職司鐸,影響他成為童軍,時有機會往郊外考察,「當時神父不時在主日彌撒後帶學生郊遊,那年代娛樂不多,有機會出外遊玩已很滿足。」

升讀大學後,楊暫別童軍生活,直至一九七五年畢業後再度與童軍結緣,他在任地理科的中學帶領學生參加童軍,同時成為公教童軍協會的成員。

他認為,地理科的教學工作與童軍服務有點相似,須經常帶學生到戶外考察,認識大自然環境;至於童軍則藉著不同類型的活動,認識社會及幫助有需要的人。

童軍所考取的章和會貼,目的是培育青年成為良好公民。楊指出,近年有童軍到四川服務,在考章方面,也加設不同的環保章等。

現時楊錦泉在香港童軍總會的宗教諮詢委員會上,擔任六宗教的成員之一,主要聯繫各宗教團體,並陪伴青年實踐童軍誓辭「對神明、盡責任」的精神。

他說,要達到對神明及盡責任,童軍可從考取「公教章」中認識信仰;公教童軍協會按童軍的程度,從「公教章」學習聖詠、聖經,以至了解聖召、獨身,並參與不同的教會服務。至於每兩年一次的「主教盾」比賽,公教童軍從不同的比賽項目中認識信仰,對非信徒童軍亦有潛移默化的作用。

從考察中提升環保意識

楊錦泉退休前服務的明愛陳震夏郊野學園座落長洲,專門提供地理、生物及天文課程,讓來自不同中學修讀有關科目的學生到長洲考察。

楊錦泉於二OO二年出任該校校長,發揮他的地理專長;該校專門為地理科教師提供考察教材,他本人亦參與考評局地理科的工作;九五年起,他兼任香港地理學會《亞洲地理學人》期刊的編輯達七年之長。

豐富的地理考察經驗,令楊錦泉得窺大自然的奧秘,了解人與環境的關係,「學生將課本所學的帶到現實環境,會發現大自然不同的物種互有關聯,更加了解天主創造天地萬物的奧秘。」

他期望學生從考察中學習環境需要人保護的重要。「自然界中,物種之間的關係很奧妙,整個生態系統是一員緊扣另一員,若關係斷裂,大自然便會被破壞。」他觀察到,早年社會多談論環境保護,現時則強調可持續發展,他認為是港人對環保意識有所提升。

「我喜歡帶學生到戶外考察,因可加強互動效果,與只留在課室上課有明顯分別。」他說,地理是學習地球表面的變化,學生從考察中了解人與地的關係。

「層層高天,請讚美上主,歌頌稱揚他,直到永遠!」(達三59)退休前,楊錦泉每天從長洲碼頭上山回校時,會拍下白雲層層高天的美麗相片,配合聖經讚美大自然的句子掛在校園與學生分享;他又把郊野學園的主校舍起名為「方濟各校園」,提醒學生學習聖方濟各愛護大自然的環保精神。(高)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