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另類的聖召(三)

期數
3633
刊登日期
2013.10.04
作者
馮瑞芬
主曆
主曆 2013 年 10 月 06 日

我以為有關我這另類的聖召已告一個段落,誰知我卻把最重要的日子給忽略了。那就是我這另類的修道生活,在這五十年中,我是怎樣過我的修道傳教生活。

我很清楚的記得,我是在一九六二年君王瞻禮日離開香港,進入了澳門瑪利亞方濟各傳教修會的初學院。當時一共有六位青年進會。兩位半途離開,一位發了終身願就因癌症去世。只有我們三位仍留在修院。兩位在澳門,一位去了墨西哥。卻想不到我這一位試試看的人,一試就是五十年。這真是一件奇跡。我非常肯定的是,我的召叫是來自上主。是祂召叫了我,也是祂完成了我的聖召。

當我失望或困苦時,是祂給了我很多的甘飴。當我重振勇氣時,是祂給了我很多的磨練。當我要向塵世低頭時,祂卻以種種的遭遇,使我仍留在修院。這一切的一切,使我的修道生活,充滿了高潮。而我在這波濤萬丈的境況中,卻已是一葉輕舟的渡過了萬重山。

我的初期修道生活,是在大公會議的時段。大公會議結束後有很多新見解,新實行。當時有很多修女神父離開他們的聖召。而我在修院中卻自得其樂!我會問我自己為甚麼會是如此。

從前的修道生活,很死板。它要求每一位修女去服從。犯了規則就像是罪無可赦。當他們發現在大公會議後,一切的規則像是變得很鬆懈,好像有點可以為所欲為。我卻認為那些規則的責任是由修會長上轉移給了自己。可能在我的生活培育中,上主使我有一顆活潑的信仰,它使我就算在沒有聖堂的地方,沒有可依靠的制度中,我仍可生活如常,活在主懷中。這是我得天獨厚的恩寵。

我愛讀書,我愛冥想。因此那本厚厚的聖經註釋給我看完。因此,我不明白為甚麼有些修道人連聖經也沒有看一遍。我很幸運能跟了幾位方濟各聖經大師學道。可惜的是他們都是精於舊約,而我也就對新約不那麼的深入了解,這是非常可惜的事。

初學完結後,被派去澳門聖羅撒中英文學校工作,後來因為一二三事件去了香港。以前的學歷不被當時香港的英國殖民地承認,因此由GCE起,一直到去英國供讀,大部份是一邊工作,一邊進修。而修道的生活也不能忽略。因此,常常是一心二用,耳聽四面,眼看八方。而心中卻只有一位天主。

我大部份的傳教生活是與香港聖羅撒學校有關。我在學校六十周年的校長報告中已有詳細的交待。如果有人問我有甚麼能引以自豪的地方,那就是我將那所中學成為一所完整的,有中六,中七的學校,給未來的同學有更好的讀書環境。我更引以自豪的,我曾是一位由幼兒一直教到中七的老師。相信在香港老師中也是不可多見的現象。我也曾是學校的辦公室職員,工友,門房等。我想只因為我是修女才有這樣的機會。對於在學校工作中的大壓力,我要感謝無玷聖母獻主會孫益軒神父,是他教會我行山。在我行山的生活中,我認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行山伙伴。當然我還有一群跟隨方濟足跡的傳教士。

在這五十年中,修院給了我機會,去英國取得學位。再去英國方濟中心進修方濟精神,接受美國聖文德大學的培訓。及一年在聖地讀聖經。當然香港的中文大學,香港大學,連上海的華東師範大學都有我的足跡。因為我堅信教育是教育下一代來應付未來的生活。我們不可故步自封,而是要走在時代的前端。作為一位修道者,我更要不停的更深入我與神的關係。那是永恆不變,深切的,萬古常新的。這就是我多年的生活,如有虛度,是我的不足,與天主無關。(待續)

作者瑪利亞方濟各傳教修會馮瑞芬修女本年慶祝入會五十周年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