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友戲有益】從夜夜欠笙歌說起

期數
3634
刊登日期
2013.10.11
作者
陳鈞潤
主曆
主曆 2013 年 10 月 13 日

欣賞了「一鋪清唱」演出的《夜夜欠笙歌》,本該寫篇劇評。但深感這主要是音樂舞蹈劇,最值得欣賞的是七名合唱演出者無懈可擊的無伴奏清唱加口技(如仿敲擊樂器伴奏),唱出伍卓賢創作的曲;和一邊跳出伍宇烈設計的舞蹈:二伍是聯合藝術總監。而本製作更加入客席演員黃大徽作默劇演出,扮演「上海皇帝」杜月笙這傳奇黑社會人物;及台灣演奏家李俐錦為客席笙獨奏。玩笙字,用笙音樂和著演員以笙盒作主要道具的舞劇,黃大徽更把笙放橫當手提機關槍般用!但是你叫我如常介紹本製作的劇情的話,我只能說是非劇情式演出,大致看到主角杜月笙出道、尋找、到發達、大戰、以至最後死亡及喪禮。沒有再詳細可說的情節了。主要是視聽之娛及自己感受。

上回談《迷失香港》,主角阿寶是上代的怪獸家長,迫女兒完全發展她的天才潛能,以至跳級提早畢業,令女兒埋怨失去快樂童年。今日的家長也多走向兩極端,我不批判而是同情他們的苦衷。一個極端是父母親二人、或更堪憐的單親,工作太忙,完全理會不到子女;另一極端是對子女或過度管束沒半步放鬆、或過度呵護以致溺愛嬌縱成了所謂港孩、有王子公主病。教我記起恩保德神父在一個婚禮上說的:「我經驗之中,沒有壞的學生,只有壞的家長。」家長怎樣管教和培育子女,對子女日後成長變成怎樣的人,極為重要。近來讀報見到有內地家長出席本港大學家長日,投訴宿舍其他宿生吵到太晚影響其子女睡眠。子女遇到問題向家長傾訴、家長心疼子女睡不好,都是人之常情。但我既有進大學住宿舍初嘗自立生活的經驗,也有送自己子女出國留學經驗,奉勸一句:放得子女離家入住大學宿舍(內地生更是離鄉別井到外地香港),子女應好好利用這機會訓練自立、自己解決問題和與別人相處之道,不宜事事仍舊向父母求助!做父母的,關懷子女之餘,也該記取當年如何教懂子女學走路(以及後來子女學游泳或單車):到了某地步要放手,讓子女跌倒再爬起(或喝口水再游),放手那一步很關鍵,很難硬起心腸去做,不過一定要!即使你願意一生照顧子女,你總有一天(蒙主召喚)不得不放手由他自立。不想他到時做不來,就早點放手讓他學。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