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艾與甘蜜】堅持不懈

期數
3635
刊登日期
2013.10.18
作者
楊鳴章
主曆
主曆 2013 年 10 月 20 日

梅瑟所領導的,是一大群不知感恩、難以駕馭的以色列民。從過紅海遇上追殺,到脫險後要求肉食與清泉,一路上,他們常有的行為就是抱怨,最慣用的話總離不了:「你為甚麼從埃及領我們來到這曠野裏來?」巴不得時光倒流,讓他們重回為奴之家。但梅瑟沒有這樣做,他唯一的反應就是,在主前一再代他們說項,為這群任性的子民祈禱,即使已筋疲力乏,仍然堅持不懈:「終於梅瑟的手擧疲乏了。他們就搬了塊石頭來,放在他下邊,叫他坐下,亞郎和胡爾,一邊一個托著他的手:這樣他的手擧著不動,直到日落的時候。」(出十七12)

有趣的是:年老的梅瑟並非只顧奮勇作戰而擱置祈禱,或只向主祈求而不面對強敵。他命令他可靠的弟子若蘇厄作戰,而自己遠離群眾,上山為他們祈求。我們想要關顧的事太多了,既想得到世界,復想把握永恆。曾幾何時,我們遠離煩囂,靜靜的與主獨處?

教會中最偉大的傳教士保祿,在他生命的末端,儘管身陷囹圄,面對死亡,在寫信給他的弟子──弟茂德和弟鐸時,其中最重要的勸勉就是「堅持不懈」:對信仰的堅持,對宣講的不懈。「你要堅持你所學和所信的;務要宣講真道,不論順境逆境,總要堅持不變;以百般的忍耐,及各樣的教訓,去反駁,去斥責,去勸勉。」(弟後三14;四2)

宣講是重要的,但宣講著些甚麼?很多時,即使宣講真道,也並非一定為人接受,而且恰恰相反,面對反唇相稽和惡意攻擊的情況常會發生。正是這樣,我們才要忍耐,堅持主所託管的使命;真正洞察人心的,唯獨天主,假如我們真的憑藉基督耶穌內的信德,為使天主的人成全,適合行各種善工,還有甚麼需要憂慮和恐懼的?

主耶穌在《路加福音》中,教導我們,即使如寡婦的無望、無助,有一樣不能放棄的,就是堅持不懈的祈禱。祂甚至有一點黑色幽默,向祂的父開了一個玩笑,把祂比喻作一位不顧仁義與人情的法官。事實上也的確如此,祂既是唯一的神,還須敬畏甚麼別的神?人的忘恩負義、難以駕馭,豈有值得祂敬重之處?但沒有誰比子更認識父;要堅持不懈的祈禱,不要灰心,只因我們只想像祂嚴厲的一面,忘記祂其實內心柔軟:「天主所召選的人,日夜呼籲他,他豈能不給他們伸冤,而遷延俯聽他們嗎?」(十八7)「天主必要快快為他們伸冤」,絕非因祂怕煩擾,免得伸冤者不斷來糾纏;如果祂連自己的生命、祂的獨生愛子和聖神都賜給了,還有甚麼祂能賜卻不願賜的?祂為甚麼還要遷延?

身為父母的人,一定經驗過怎樣寓教育於遊戲,或為了兒女的更大利益,不立即讓孩子獲得他們所求的,只因要讓他們認識,過程往往比結果更重要。如果孩子因一點點的挫敗,便抱怨、咒罵,甚至掉頭不顧,只證明他的不成熟,及對父母的信靠和孺慕之情的缺乏,因此特別需要教育。

孩子其實應反省一下,他所求的是甚麼,是否使他更親近父母?能否幫助他走出自私自利的狹隘圈子、看到更遠大的天地?怪不得主最後慨嘆:「但是,人子來臨時,能在世上找到信德嗎?」(十八8)堅持不懈的,原來不只是信德成長的必須過程,更是衡量我們有沒有走出自我、救助近人的尺度。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