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天主教核心價值看郊野公園爭議

期數
3635
刊登日期
2013.10.18
作者
安中玉
主曆
主曆 2013 年 10 月 20 日

於終審法院敗訴後,天主教學校紛紛開始成立法團校董會,並以天主教學校的五個核心價值──家庭,生命,愛德,義德及真理──作綱領,讓學校的校董有所跟從,以免走歪。我試過多次向家長及學生闡述這五個核心價值,都只是純理論,自己也覺得有點納悶,因這些價值本身已都是無懈可擊的。我最近嘗試用了市民熟悉的話題──郊野公園──去闡釋,家長及學生也會心微笑。在這裡跟大家分享。

家庭是上主賜予我們社會組織的最基本,亦是最重要的單位。先有家,後有國。我們需要透過不同的家庭活動,例如郊野公園的郊遊,去團結和睦的家庭,支持家庭成員達成人生目標,使這組成社會的基本單位,造就人類社會的福祉。

生命,我們相信人與萬物都是上主創造,每個生命的本質是神聖的,故萬物都有生存的權利及應過一合乎尊嚴的生活。於香港的郊野公園裡,我們會見到天空,海洋,花草,木林,溪澗,河流,鳥獸,昆蟲。郊野公園跟我們的呼吸同步。一個名為「香港郊野公園是我的呼吸空間」的交友網站,開站不久已有一萬四千多人給個like。郊野公園,讓我們學會了要對生命的尊重。

愛德,仁愛的德行。愛德,要求學校帶領學生關懷弱勢者。工業革命後,大自然不斷被人類開發及肆虐,相對於人類,大自然成為弱勢者。我們經常談及環保,核心思想是愛。透過郊野公園,我們學會了愛,學會了對禽魚鳥獸的愛護。

義德,正義的德行。最近,我們聽聞發展局局長為了滿足房屋需要,於其名為「凝聚共識 覓地建屋」的網頁中,打算向郊野公園打主意。另一例子是政府為了建築一所提供十七間房間的酒店,而要將一點八米闊的郊野公園路徑用作車路,做成人車爭路。天主教學校會教導同學尊重他人的權益,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及人與大自然的關係。當大家尊重人權及承擔責任時,人性的尊嚴才會提升,而社會才能享有幸福。

真理,甚麼是真理?真理是我們所認知的範圍內,可以預測的最高自然規律,是客觀存在的。為了建屋,我們需要捍衛的是一個專為富豪巨賈,閒來玩耍高爾夫球場嗎? 或是郊野公園?答案明顯不過。天主教信仰背後的哲學是源自聖多瑪斯,追本索源,是源自亞理士多德。亞理士多德關心人如何活得更好。天主教學校最後一個核心價值——真理,教導同學也應學習辨別對錯的智慧,及作一個言行正直的人,只有這樣,才能彰顯人類最高的自然規律。這樣,人才能活得更好。


作者為彩虹村天主教英文中學助理校長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