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艾與甘蜜】創造與救贖
季節運行與變化的精準,令人驚訝,鳥蟲花木,盡皆有情;科技儘管進步,人的智慧到底有限,我們在糟蹋、破壞,往往多於在建設、管理。上主的慈懷,遠勝汪洋大海,默然包容、消化一切。就如《智慧篇》所說的:「上主,整個世界,在你跟前,宛如天秤上的一粒塵沙,落在地面上的一滴朝露。但是,你憐憫衆生,因為你是無所不能的。你假裝看不見人的罪,是為叫罪人悔改。」(十一23—24)趁著秋高氣爽,嘗試一下登高望遠,看看河山錦繡,氣象萬千,你會問自己,曾幾何時為河山做了些甚麼?
我們在欣賞造物的神妙的同時,或許也應思考如何參與救贖的工程;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天主創造了天地萬物,認為樣樣都很好,但人作為受造物中的高峯,並非因此可以袖手旁觀,或只懂得欣賞讚嘆。天主命人耕種、看守。耕種,肯定其中必有勞苦,看守,意味美好中也有考驗;從創造之初,我們其實已經負有參與救贖的使命。全能全善的天主,既容忍麥子與莠子共同成長,兩者糾纏在一起,直到世末,我們生命中所遇到的挫敗和欠缺,因此也必然有它救贖的功用。
匝凱的故事,具有拯救的意義。他生來身材矮小,混在人群中,視野盡被遮蔽,一如我們也有各種各樣「先天」的欠缺,不能一覩耶穌廬山真面目的挫敗感;尤為甚者,匝凱聽到旁人的評述,有的在讚賞,有的在彈劾,可能因為立場不同,觀察各異,致令他難辨誰是誰非,我們難道就能洞悉一切奧秘,明白何去何從嗎?匝凱為自己作了一項重要的決定,就是要親自體驗,成為一個救恩的參與者而非旁觀者。這個常為人鄙夷的富翁,甚至願意像隻猴子,爬上樹梢,只為看一看那位極具爭議性的人物,連會因此遭人恥笑、陷自己於更大的困境,也顧不得許多了;我們呢?我們願意為接近、體驗主的愛,做過了些甚麼?
因天主的一句話,諸天造成,因上主的一口氣,萬物生成。「匝凱,你快下來!因為我今天必須住在你家中。」(路十九5)這與在起初,天主創造天地時,所說的話:「有光!」就有了光,具有異曲同工之妙。導致匝凱貪婪、欺騙、麻木不仁等罪惡行為的缺憾,都因這一句話,顯示了造物主願與受造物共處,救贖主擁抱了祂要拯救的罪人,而獲得了補償,天地神人間展現了和諧與喜樂的可能。接踵而來的,要看受造物如何回應他的呼召,就像當初在樂園中一樣,天主說:「亞當,你在那裡?」亞當是怎樣回應的?
人的際遇各有特色,所面對的環境亦各自不同。然而,誰也不能將天主的召喚置諸不理,同時,卻又要為主的救恩留有空間,正如保祿的祈禱:「我們也為你們祈禱,求我們的天主使你們相稱他的召叫;求他以德能,成全你們各種樂意向善的心,和信德的行為,好使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名字,在你們內受光榮,你們也在他內,賴我們的天主和主耶穌基督的恩寵受光榮。」(得後一11—12)的確,天主創造與救贖的工程,就是這樣展現在我們生活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