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泰澤朝聖行
兩年一度的泰澤亞洲青年聚會於韓國舉行,有三百多位參加者來自日本、台灣、韓國、中國內地及香港,香港則有四十多位參加者。
泰澤是一種共融祈禱,我們只用音樂、短誦,一顆祈禱的心就聚於一起,於另一種寧靜當中,找回本來就存於內在的自己。
日常事務繁忙,除一份有薪工作外,還有義務工作充斥生活。有時累得麻木了,就以為身體已接受,心靈已習慣,可惜這一切都是都市人的假象。而在韓國泰澤的六天中,每天三次祈禱——每天早上八時就開始一天的祈禱生活,午飯前一次,晚飯後一次。這樣寧靜又規律的生活叫「心」很快就隨這種穩定開始,進入了我很久沒有經驗過的「休息」。休息並不是乾坐不做,而是在關注你自己的「心」,從而發現更多,再者,加上聖言的安慰更能為心注入新力量。
聖言的安慰
每天泰澤修士都為我們在各個題目上以聖經做分享,給予引導及反省。修士在四天的分享中就先以「因為你在我眼中是寶貴的,是貴重的,我愛慕你;所以我拿別人交換了你,拿別的民族交換了你的性命。」(依四十三4),提醒天主對我們每一位的愛,在天主眼中我們都是寶貴,而且都被愛著。之後引用到伯多祿被召叫的片段,來讓我們回憶起我們是怎樣跟隨了這可敬又可愛的主。再用伯多祿三次背主中,邀請我們代入耶穌以默觀的一個眼神,來讓我們反省寬恕、和好。最後,更討論到聖神是甚麼?然而,聖經上寫的都可歸納為上主愛的氣息。在希伯來文中,風、呼息、靈都能解作「聖神」。在創世記中,「上主天主用地上的灰土形成了人,在他鼻孔內吹了一口生氣,人就成了一個有靈的生物。」(創二7)我們因為天主的一口氣得到了生命;當耶穌升天以前,祂又再為我們噓出一口氣,讓我們重得生命。「說了這話,就向他們噓了一口氣,說:『你們領受聖神罷!』」(若二十22)亦因為我們都有了這一口氣,好讓我們能夠在每天生活中,不停經歷那些小事的死亡及再復活。
朝拜十字架
在第五天中更是整個會期的高潮——朝拜十字架。當俯伏在祂肩上時,你能感到祂的手就在你肩上安慰你,即使祂在十字架上受著無可想像的痛,祂仍會用祂的大愛溫柔地愛你。修士分享時說到每人都一定有些曾經錯失機會求寬恕,求和好的事和關係,他邀請我們把那份未釋放的都交到主裡。以及自己心內太沉重,不能言語的那部份用手和口親十字架上的耶穌而交托。每個人都有難過的部份,要釋放很難,亦正正是難,我們才得依賴祂的大能。祂曾說:「凡勞苦和負重擔的,你們都到我跟前來,我要使你們安息。」(瑪十一28)到了最後一晚的晚禱,更有燭光禮,代表著我們經過死亡以後復活了,我們都因為聖神的一口氣,使我們從黑暗低谷走向光明,並把光明帶給身邊人。
這六天就如替自己走過了逾越,我們從寧靜中,首先肯定我們都是被祂所愛的,都回應了他相遇的召叫,跟上了祂,那種相遇相知是獨特的。這個回想叫我更確定那一份跟隨的心。然而我們都是軟弱的,因著各種誘惑而不自覺地傷害了我們親愛的祂,就如釘祂在十字架上一樣,你能想像傷害了深愛你的人的感覺嗎?所以我們都要求祂寬恕,與祂修和。從那罪惡的黑暗深淵中,那生活緊迫而帶來的黑暗,透過祂的大能、祂的大愛,讓聖神向我們噓一口氣,使我們都重獲生命再走向光明。今次旅程中,的的確確有了這一份從重重壓力的黑暗深淵中,走出光明的感覺。好好的跟自己修好的感覺,就好像嗅到檸檬的清香,很清新。
現今的都市人都需要這一份反省,反省過後更是需要行動,而有時這個行動卻未有勇氣去支持,隨之而來是一份憂心,這時,我們都要祈禱,祈求聖神向我們噓出那上主愛的氣息,以增加我們力量去踏出那與人修好的機會。
海美邑城——殉教者聖地
當中還加插了朝聖行程,當中海美邑城,一個殉教者聖地,話說當地有過數以百萬計的兄弟姊妹,就是因為堅持承認自己是天主教的人而受虐,被各種各式令他們斷氣的方法。有人活生生的在一塊比貴價床褥還要厚的石板上,由兩三個人抬起再 「撻」下,直至斷氣;有的被人活生生的跟一塊大石綁在一起再一同投進池塘;有的活生生的吊在樹上直至魂歸天國,還有被活埋的,這一切一切的殘暴行為,都不致令他們不承認他們是主的子女這個身份。那麼你呢,在這樣威脅到生命的情況下,你是否都能繼續大聲宣稱你是祂愛的子女,你有祂感到無比光榮嗎?
「我們所以認識了愛,因為那一位為我們捨棄了自己的生命,我們也應當為弟兄們捨棄生命。」(若壹三16)
你是我的所有,我沒有了你,我甚麼都不是,包括生命。
這旅程真的給了我一個「休息」的機會,同時亦與各地朋友建立起友誼,了解到別的國家在信仰上的衝擊、困難。從中亦能看到他們在內心上不滅的熱火,這種交流使我們一眾信友,都似是打了支強心針一樣。這種無國界的互相支持,是我們教會才能給予的,就因著我們都同侍同一主人。共融或許在某程度上不容易,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民族與民族之間的,但我本著愛祂的心,再大的芥蒂都會被愛淹沒。
繁忙的都市人,若有機會參與泰澤聚會,請捉緊機會,好好照顧自己。希望你都能感受到這一份。
• 朝聖團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