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教學校獲「綠色學校獎」
(本報訊)兩所天主教中學早前榮獲「綠色學校獎」,表揚校內師生、家長身體力行度環保生活,帶出減少廢物、珍惜地球資源的信息。
獲環境運動委員會「綠色學校獎」的聖保祿學校(中學部)在是次比賽中,透過不同的環保行動,如回收重用廢物、源頭減廢、綠化天台、家具循環再用等活動,鼓勵家長及學生度低碳生活。
該校教師羅紹榮十月二十八日表示,學校過去五年以環保、建構可持續發展的環境為目標,曾於二OO五年獲得「綠色學校獎」冠軍。他說:「透過不同的環保活動,以及學校的硬件配套,讓學生明白要身體力行度環保生活,提升環保意識。」他認為面對環境持續受破壞,學校有責任教育青年保護地球,使下一代能繼續享受大自然。
羅紹榮指出,學校近年著力推動源頭減廢,到酒店、大專院校或會展等地回收棄置物品,例如學校把一家酒店中菜部棄用的中式家具,搬回校園作其他用途,「回收過程中讓學生明白物件也可再生,別人眼中沒有用的東西也可以循環再用,成為『再生』家具。」
該校中六生楊心怡是環保學會主席,她中三起參與學校舉行的環保科學活動,以科學實驗推行環保,其他同學亦有參與如烹飪、徵文、太陽能汽車設計等環保比賽,感到全校推動環保對學生有得益,「平日會與家人討論環保,明白到從日常生活中力行環保的需要。」
另一獲獎的聖文德書院,該校環境教育協調小組負責人曾偉豐十月二十三日表示,學校三年前成立環境教育協調小組,有系統地在校內推動環保,不少與學校政策相關的環保事宜均透過小組推展,帶動全校推動環保。
上學年,該校為中一生安排中央派飯及使用可重用的餐具;鼓勵教師參與環保教育培訓;設備方面,在圖書館設置環保角,放置環保書籍等。
聖文德書院已是第二次獲「綠色學校獎」,曾偉豐認為比賽能引發師生一起度環保生活,「學生過去對廢物分類、減少廚餘的意識不高,但透過全校推動,學生於午膳時會自覺地把廢物分類及回收。」他期望未來能培育學生成為「環保大使」,由學生自發推動,提升他們的環保質素。
環境運動委員會已於九月三十日舉行「第十一屆香港綠色學校獎」頒獎禮,賽事分為中學組、小學組及幼兒學校組。「綠色學校獎」的得獎小學則有天主教善導小學和聖安當小學。今屆共一百八十九間學校參加,其中十四所中學獲頒香港綠色學校獎。(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