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友戲有益】電視台風雲
不是講七十年代彼德芬治那部電影 Network,而是香港電視不獲發牌事件。這篇文章寫在十月下旬,十二萬人上街抗議、香港電視支持者在政府總部留守了三晚、特首回應激發王維基決定申請司法覆核之時。見報時不知司法程序進展到甚麼程度,最好有令大多數市民滿意的結果。
大多數市民厭倦一個免費台壟斷,另一免費台為邊界以北服務為主,而渴望第三個新台加入競爭使節目有進步。政府以特首會同行政會議閉門決定,發牌給已有收費台的兩台加上免費台,而否決人人認為最能挑戰現有免費台的香港電視,原因保密。局長蘇錦樑只說考慮了「一籃子因素」,惹來猜測是諧音「一男子」:阿爺、特首、中聯辦主任?還是針對王維基這一男子?再三強調「沒政治考慮」亦解讀為此地無銀!
特首出來說了近半小時,王維基評為火上加油,決定訴諸法律。我聽特首所言,想起我任港大外務處長時,在招待新聞界朋友春茗席間說:「我向記者朋友們沒說過假話」,引來哄堂大笑,無人相信。其實我這句是真話,吞了沒說的下句是「不過未必說出全部真相」。例如記者守候在機場貴賓室大門,我先進去截住回港的校長「通水」,叫他繞道離開。再回到大門外,向查詢「校長出來未」的記者說:「我沒見到校長從這大門口走出來。」那不是假話,只隱瞞部份真相,今日叫作「語言偽術」。特首由「我記憶中選特首時沒說過我家中沒僭建」的名言,被封為好此道。
今次特首的發言,王維基指出是混淆了時間,由最初發牌無上限,今年五月改為並非來者不拒;是比賽中途搬龍門。所謂有通知申請者也是五月的事。特首又一再重申沒政治考慮,並詳解「王維基不是政治人,沒政治立場,所以不會有政治考慮。」引來解讀:「特首是政治人,有政治立場,所以他一定作了政治決定。」特首也澄清有一說大多數行會成員,贊成依照顧問報告及前通訊局建議,發三個牌,而特首自己(或只聽最好勇鬥狠的少數議員意見)決定不發第三個牌,基本法賦予他這不跟從行會大多數意見的權力,只需把理由記錄在案即可。特首對這答話是:「特首有不隨眾議權力,但是過去未發生過。」刻意加「過去」二字,也就解讀為「現在發生了」!如果對簿公堂,且看有否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