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聞問切】贏在起跑線?

期數
3640
刊登日期
2013.11.22
作者
黃宗顯
主曆
主曆 2013 年 11 月 24 日

早前新聞報導,新界有一幼稚園門外,不少家長通宵在街上輪候,為的只是兒女入學的一張申請表。在今時今日的香港,這些事情愈來愈常見,平日沒有工作的家長還可以這樣做,假如家長日常上班,可能需要請假處理。可見一般家長是多麼擔心子女的學校選擇。為了替子女尋得一所好學校,可以犧牲不少自己的事情,從前只有競爭入讀名牌中學,今天連入讀幼稚園也出現競爭。父母替子女找學校,看來是一件自然不過的事,但當大家生活在一個人人有書讀的年代時,仍要通宵在街上輪候,令人思考他們的行為是否正常和必要,究竟這些家長的行為是否病態呢?

環顧四周,容易見到不少家長,為子女的日常活動而忙碌,除了上學日子外,在週末也為子女操心。平日子女下課後,家長會為他們安排補習。週末時,很多家長為子女訂下活動時間表,其中包括學習和娛樂,不少更是密密麻麻的,父母甚至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管接管送,每個項目都是緊接著的,子女從小便開始跟這種時間表生活,不會作出任何投訴。久而久之,子女便會習慣這種生活模式,反而沒有安排時,可能有點不習慣。

家長為子女作出的安排,出發點是希望子女能夠在成長期間,學習多些技能,做一個全面的人。但是,有些家長的想法過度,希望子女十項全能,甚至培訓他們一些特別技能,務求令他們有較高競爭力。另外,也有些父母時常跟其他家長比較,知道別人子女學某種東西,也為自己的子女安排同樣的東西,恐怕子女會比別人遜色。這種安排,家長很少詢問子女的喜好,即使子女不願意也未必表達出來。

以上的種種行為,出發點表面上是好的,但是,假如家長安排過度,有機會出現反效果。第一、子女平日忙於學校上課和回家做功課,已十分疲倦,要求他們帶著疲憊的身體去應付課外的事情,會令他們缺乏休息,使身心負擔加重。第二、不停的學校和課外學習,令子女沒有娛樂的時間,令生活刻板和枯燥。第三、密密麻麻和刻板的時間表,令子女沒有思考的空間,欠缺創意思維。第四,家長過度催迫子女,久而久之會令彼此關係變得緊張,子女對家長的信任下降,甚至會出現爭抝,破壞家庭和諧。

今天的家長,十分緊張子女的起跑線,可能忽略了子女的興趣和休息。家長應留意子女有沒有足夠的生活空間,多一點空餘時間,多一點思考空間,反而會有更多的發展機會。

 

作者電郵:[email protected]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