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藝術的時光】木與君王
這只是一本小小的書,卻影響了整個世界五百年之久。曾一度被列入為禁書的《君王論》寫於一五一三年,直至今天,西方學者把《君王論》、《聖經》和《資本論》平排一起,列為影響人類歷史的十部著作之一。
據聞,法王亨利四世被殺時,發現他貼身攜帶的,不是武器,竟是一本血染了的《君王論》;另一位法王路易十四,每晚必讀此書,他說:「不讀此書不能安睡到天明。」拿破侖對《君王論》百讀不厭,並把此書寫滿了批注。《君王論》為希特拉、墨索里尼、毛澤東、蘇哈托等來說,視此書為床頭的精神讀物,也稱之為政治家的指南。
《君王論》的作者何方神聖?一本小小的書竟然擄掠無數歷代君主的心,甚至現代的政治家無一不是從《君王論》中攝取治世精髓。作者馬基維利生於意大利的文藝復興年代,當時藝術達到最頂峰,但政治極為混亂。《君王論》是他失意和失業下所寫的,整個哲學思想就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大家有否見過秦始皇畫像?有人說畫中的秦始皇是醜八怪一名,的確,是千真萬確。中國人很著重儒家思想,唯獨秦始皇偏偏反對儒家思想,激使歷代的儒家學者和文人墨客以各種形式醜化秦始皇,甚至最具名氣的《歷代帝王圖》,卻沒有號稱「千古一帝」的秦始皇畫像,可見這些文人雅士恨他入骨。
這畫卷《歷代帝王圖》(圖) 是唐代畫家閻立本手下之作,繪畫了從西漢到隋代十三位皇帝,每位皇帝身旁均有一至兩位侍從,皇帝的上方書寫有廟號、名字及在位年數。閻氏以剛勁的線條刻畫出皇帝的個性,畫中皇帝的衣紋和鬍鬚清晰細緻,筆墨濃淡勻衡,色彩亮澤鮮明。《歷代帝王圖》在中國肖像畫的造詣中是上乘經典佳作。閻立本把十三位皇帝畫在絹布,優質絹布可以把色料發揮得得淋漓盡緻,才使閻立本在中國畫界中聲名顯赫。
製造一張紙需要犧牲一棵樹。換言之,馬基維利把《君王論》寫在「木頭上」,「木為君王捨掉了性命」。這本偉大著作卻給作者帶來聲名狼藉,如「罪惡的導師」、「惡魔」等,莎士比亞更稱他為「兇殘的馬基維利」。可想而知,《君王論》是一本毀譽參半的奇書,充滿「不道德主義」色彩,否則馬基維利不會堅持死後五年,才把《君王論》開始印行,公諸於世,因為他怕給人打死,「木」成了他的「代罪羔羊」。
木與君王,十架與基督。木架上的君王卻不怕給人打死,為了愛,「君王為木捨掉了性命」。耶穌貴為天國君王,沒有在華麗的皇宮出世,卻在刺肉的馬槽裡誕生。到了死亡那刻,兵士們戲弄嘲笑耶穌說:「如果你是猶太人的君王,就救救你自己吧!」
木與君王,十架與基督。耶穌從來沒有自稱君王,他謙卑自下,實踐愛的誡命,給我們帶來盼望,呼籲我們悔改,為天國作好準備。因為耶穌的國不屬於這個塵俗的世界,耶穌說:「我是君王。我為此而生,我也為此而來到世界上,為給真理作證:凡屬於真理的,必聽從我的聲音。」(若十八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