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潔的孩子

期數
3644
刊登日期
2013.12.20
主曆
主曆 2013 年 12 月 22 日

當我們正預備聖誕節來臨時,勿忘記我們的救主是以嬰兒之身降來人間的。他需要父母的照顧;給予撫育、愛與教導,讓他成為各方面都均衝發展、成熟的人。

聖誕節看到馬槽的嬰孩耶穌,教我們聯想到現今世界很多孩子的處境。國際勞工組織估計,全球有一億六千八百萬名兒童被強迫工作,很多更須在危險的環境甚至不道德情況下工作。雖然,這個數字相比二〇〇〇年後已在顯著下降,但對身處佔這數字比例最大的亞洲、太平洋地方的農村來說,挑戰依然。

據保守估計,難民及流徙人數高達六千萬;而聯合國難民公署高級研究員指出,當中超過一半是兒童。另外,每年約逾一百二十萬兒童,不論男女,被用作器官或勞力販賣。

聯合國會議探討兒童的權利,這包括他們應有維護生存的一切權利:得到保護不淪為難民、不被強迫勞動;得享受全面社會的、文化的,以及家庭生活的保障;他們的意見亦應受到尊重且保障有一個幸福的生活。然而,全球很多兒童的應有權利正被強行剝削,特別是貧窮國家地區的兒童,他們往往成為犧牲者。另一方面,富裕生活中成長的兒童,不一定獲得兒童權利的保障。他們有書讀、有足夠食物,有醫療保障及受到庇護,但他們的生活仍會受到父母期望及野心、恐懼失敗的心態與社會隔離等問題不斷侵擾。換言之,是兒童精神生活的權利受到侵犯。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有關兒童權益會議上,主張讓孩子有玩樂時間。十一月二十日國際兒童日當天,意大利兒科生命倫理學委員會的秘書長貝利尼(C. Bellieni)在《羅馬觀察報》撰文,指出孩子的許多玩樂時間常被剝奪,換之而來的常是勉強去做他個人沒興趣的玩意,如運動、玩音樂、上網找資料或參加社交聚會。他續補充,兒童很多時又會被過分保護,為避免他們在街上結識壞份子而被「關禁」在家中;貝利尼稱這是源於社會中冷漠文化的結果,這文化常被嘲諷為「自由」。

兒童應享受孩子生活的權利,卻因社會催迫長大而被奪取──他們須像成人般埋首工作或學習,不能享受玩耍的樂趣;尚在需要照顧時期,卻要接受加諸其身上的重任。

在今天人們常常爭論應否生育小孩時,教會有很好的理由去慶祝聖誕節──因為,這是一個宣布孩子尊嚴及其聖潔本質的節日。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