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的新面貌
二O一三轉瞬即逝,為天主教會來說,今年是較為特別的一年O二月,教宗本篤十六世宣布他退位的消息帶來了震撼;新教宗方濟各的出現亦帶來不同的情緒,因為當時無人能預測教會將有何改變。
教宗方濟各當選後出現在聖伯多祿大殿陽台的一幕,眾人開始意識到這位教宗有點不同;他沒有披上教宗當選後的紅色肩衣及先降福世界;反而,這位穿簡單白袍的羅馬教宗先請求眾人祝福他。
在上任僅僅數天,教宗已除卻不少禮儀形式,那些我們一直以為不能改變的禮儀,卻驟然發現它們並非完全不能變改。他還常用眾人都較常用和易明的用語,教宗闡明其清晰信息,他希望教會能與以前有所不同。
教宗於十一月二十五日發表他首篇勸諭《福音的喜樂》,更詳盡地描繪出他夢想中的教會來;當中五萬字闡釋出他教會在現世的夢想,正如耶穌會詩人霍普金斯(Gerard Manley Hopkins)所言,要有人情味。
這勸諭不但是教會的訓導文件,亦流露出教宗方濟各的個人風格和思想。勸諭包含他對傳教及教廷聖部的看法,他認為這兩者實在是錯綜複雜地交織著的。
勸諭滿含個人的反省,並以生動傳神的語言來表達。教宗要求傳揚福音者要喜樂地宣布天國的喜訊,帶著沮喪面容或奔喪般臉孔來傳福音,一定不能達到傳教的要求。
他亦希望能從自身開始改革教會。他表明「教宗職務」需要改革,這改革亦應推展到梵蒂岡的行政及教會其他體制上。教宗要求教會下放權力,切實地明認普世主教的集體領導,他便直接引用歐洲、大洋洲、亞洲及美洲等地主教團的話,以身作則。
談到社會問題時,他指最嚴重的問題,是人的不平等。教宗說,若情況持續,世界將沒有和平。他指此為內在暴力,是導致暴力的原因。他說,一個邪惡的社會結構終有解體及死亡的一天,在此他亦談及經濟結構中的不公義。
他希望教會可以照顧到尚未觸及的邊緣地方,基督十架能阻擋並馴化這股邪惡的衝擊。他要求教會成為與窮人同行,分享生活、彼此支持的窮人教會。教宗的信念正正如詩人霍普金斯所言,聖神會向這個已被扭曲的世界敞開胸懷,並展開雙臂。
那裡有聖神的活潑氣息,那裡就有希望。祝願各位新年蒙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