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男士精神健康 明愛康復服務

期數
3645
刊登日期
2013.12.27
主曆
主曆 2013 年 12 月 29 日

根據衞生署及香港大學於二零零四年人口住戶健康調查,受訪者中約千分之七男性被診斷患有抑鬱症,約千分之十二男性被診斷患有焦慮症,更甚者約千分之十一男性在調查前十二個月內,曾經嘗試自殺,情況令人不容忽視。

明愛全樂軒於本年度至今,共處理近一百宗男士個案,其中確診個案中有近半為情緒病患者,從中亦窺見中年男士受情緒困擾的情況有上升的趨勢。

男士特質致情緒問題

根據經驗,我們發現中年男性求助者普遍面對以下問題。案主許多時候將精力放在家庭及工作上,卻忽略了健康的社交生活。遇上不如意時,往往欠缺傾訴對象,失去朋輩間的情緒支援。相對女士而言,男士們較內歛,不輕易透露情感,喜歡將不如意事埋藏心底,默默承受。他們不僅未能將不快情緒適當宣洩,更會令外人誤解他們的精神健康情況,結果可能加重當事人的壓力負擔。除此之外,男士與家庭關係相對薄弱,儘管他們願意投入家庭,但其他成員可能並非如此——女士們的社交能力一向較好,她們願意將空餘時間花在與同事或其他家庭主婦間的活動,卻忽略了丈夫的需要。而子女則著重朋輩間的關係,多於與父親的相處,家庭男士所累積的負面情緒因而愈益增多。同時男士的生活模式較單一,經常重複相同的生活習慣,缺少了對生活的刺激,興趣又不夠多元,只局限於特定的活動,故此令他們欠缺擴闊圈子的機會。從以上中年男士共同的特質可見,他們正面對情緒問題的危機,相關的服務理應配合其實際需要。

卸下男士的盔甲

早前某電影有對白說:「上到台就唔好怯,怯,你就輸一世!」「打掉門牙和血吞」成為男士傳統應有的剛強印象,所以前來求助的男士往往表示:「真是到了迫不得已的一刻,也不想向別人(社工)求助!」故此要令男士踏出一步,首要是我們要向前多踏一步。有見及此,本中心除提供既有的個案及小組輔導,最近亦在荃灣區舉辦了一系列的男士專題講座,當中包括男性自我認識、溝通技巧、都市疾病等,務求在輕鬆的氣氛和話題下,卸掉男士的保護層,一同自省個人的問題,以至情緒健康。緊接講座後,亦舉辦不同類型的戶外活動,以建立參加者的互助關係,強化他們的支援網絡。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