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藝術的時光】一四四零

期數
3646
刊登日期
2014.01.03
作者
劉婉婷
主曆
主曆 2014 年 01 月 05 日

打個比喻,有一間銀行每天早上都在你的戶口裡存入一千四百四十元,可是每天的戶口餘額不能結轉到明天,一到結算時間,銀行就會自動把你當日未用的餘款全數刪除。其實每個人都有這樣的「銀行」,就是「時間銀行」。每天早上「時間銀行」總會為你在戶口裡自動存入一千四百四十分鐘,你必須每天要把它花完,不能儲存起來留待明天,因為每天只有二十四小時,不可能增加到二十八小時。

假如知道自己人生所剩下時間不多,你會怎樣面對?會善用餘生盡力達到理想目標?香港大學藥劑系應屆畢業生伍庭發三年前獲港大破格取錄,在惡疾煎熬下,以一級榮譽畢業,而且在系內史上創出最高成績,可惜在畢業禮後不久就病逝。修讀藥劑學的三年間,他病情漸趨惡化,癌病擴散,病發時痛得不能起身,但仍堅持上課。庭發生命力頑強鬥志,大抵知道自己剩下時間不多,以堅苦卓絕的毅力,贏取一個理想目標,但最後還是敗在病魔手中。雖然庭發一生短暫,其實他的人生非常完美,無悔今生。

庭發的人生經歷,讓我想起多位畫家,也是堅持理想,善用餘生盡力達到目標,不會蹉跎歲月。失明為畫家來說是一個重大打擊,要生活在黑暗世界裡,看不到色彩、看不到影像,如何畫畫?殊不知,肉眼失明反而開啟了「心靈的視覺」,原來「心眼」比「肉眼」更加重要。這些畫家全憑「心眼」去繪畫。

堅守道德理念,捨棄以畫裸體畫維生的法國寫實主義田園畫家米勒(Jean Francois Millet 1814-1875),過著貧病交加的日子。日甚一日,米勒再捱不住,心中突然湧起自殺的念頭,就在這艱苦一年,他創作了曠世巨作《拾穗》。米勒之後幾乎失明,甚至吐血,但畫了感動人心的名作《晚禱》,米勒說:「大家都知道,我在陰影下作畫,也只有在陰暗中,我的眼力才能敏銳洞察,頭腦才能清醒。」

莫內(Claude Monet 1840-1926)是法國畫壇中最重要的畫家之一,擅長光與影的實驗與表現繪畫技巧。晚年莫內接受了兩次白內障手術,以減少他作畫時受視力影響。到了晚年後期仍持續創作,這個時期他的重心之作放在「睡蓮作品」系列(圖),盡管視力愈來愈衰退,幾乎接近失明,他還是畫到直至去世為止,珍惜每分每秒。

讀了兩位失明畫家的故事,不知大家有甚麼體會?體會「一分鐘」有多少價值,可以去問一個錯過火車的旅者。體會「一秒鐘」有多少價值,可以去問一個死裡逃生的幸運兒。體會「一毫秒」有多少價值,可以去問一個錯失金牌的運動員。

有位非常愛你的人每天都向你的「時間戶口」存入一千四百四十分鐘,那個人就是天主。如果沒有善用今天,你會錯失很多東西,因為時間不會回頭重來。請珍視你所擁有的美好時光,時間不會等人。今天是一份「禮物」,所以英文把「現在」稱為「Present」,請珍惜天主給你這份禮物,在這新的一年裡,好好生活目前一刻,善用今天。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