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通識】發夢王大歷險
※ 本片適用於新高中通識教育科以下單元
單元一: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
單元四:全球化
單元六:能源科技與環境
《發夢王大歷險》改編自膾炙人口經典小說,故事主人翁華特米堤總愛發著一個又一個的白日夢,在他腦海裡超現實幻想情節,一切無所不能。年少時的華特勇於嘗試,敢於創新,這全多得父母給予空間讓他天馬行空。不過自十七歲那年,他敬愛的父親逝世後,他便一心以揾錢養家為己任,打算勤勤力力、平隱渡過一生便算。他的興趣、專長,全部拋諸腦後。在快餐店短暫工作後,便替全球權威攝影雜誌《LIFE》工作,專責處理菲林底片,一做便是十多年。看著攝影大師山哥每張披露震撼世界驚人事件的照片,華特也發夢置身其中,化身成英雄人物。
返回現實,來到互聯網時代的今日,傳統平面紙張印刷媒體已漸見式微,一八八三年創辦的《LIFE》快將正式停刊,改以life.com的形式出現。華特這個紐約鬧市中刻板辦公室的小職員,即將面臨快被裁員窘境,面對迷戀已久的女同事也無膽表白。半夢半醒之際,竟發現遺失了最後一期封面的底片。為了聯絡山哥尋找失落的底片,華特被逼展開環遊世界征途!歷盡汪洋風暴,穿梭峰巒國度,華特讓一切變得超乎想像;人生原來可以如此精采,真實的冒險歷程,遠比白日夢想更絢爛動人!
雖然這場歷險並非因為華特對人生有所體會,又或是本身充滿勇氣而決定尋夢;而只是因他的過失而被逼上路,無論如何,要完成冒險之旅,還是要他個人的勇氣、毅力和智慧繼續上路。
旅途上華特遇上不同的人和事,也同時找到失落的自己。找到山哥更上了寶貴一課。面前的攝影大師,不會為求攝得最震撼一刻,而破壞大自然的和諧。工作和與人的關係,他更是以人為先,活在當下。而華特一直尋尋覓覓的,原來早已在身旁。就如華特媽媽親手製作平平無奇的蛋糕,原來對於某些族人來說簡直是極品,更成為華特穿州過省的通行證。
在日常生活中,華特並沒有顯露很多優點和專長,在歷險時卻得以發揮。而他一些不被人注意的優點,卻獲得攝影師的欣賞。即使他並非位高權重,他每天認真辛勞工作,盡心盡力為雜誌社、為讀者,原來總會有人留意。這令筆者想起聖女小德蘭,她每天努力在小事上,默默無聞、不為人知地下功夫,最後成為聖人。
電影側寫數碼衝擊,令大都會有很多人也面臨失業。同時帶出大城市、大財團的冷漠,以及人與人之間的疏離。現實中最欣賞華特,最關心他的,反而是素未謀面,多年來靠公事書信來往的山哥。
片末華特說,不知為何在旅途後再沒有發白日夢。原來活得精采便不用發夢,他往後的生命也變得不一樣。雖然華特看似走了很多冤枉路,但其實人生每段路也不是白過,是好是壞,總會有新的體驗!
問題研習:
- 你有發白日夢嗎?試分享一些白日夢的內容。
- 那些夢是否可以在現實世界中實踐?你又有甚麼計劃去完成那些夢呢?
教會指引及其他參考資料
- 《天主教教理》:經濟活動與社會正義 2426-2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