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愛公布強制驗毒調查
(本報訊)「驗毒助康復計劃」諮詢期一月二十四日完結前,明愛青少年及社區服務發表調查指出,六成受訪青少年仍未聽過相關計劃;六成二了解內容後亦擔心這項強制驗毒計劃賦予過大警權。
最近有社工界及醫學界人士質疑上述計劃成效之際,明愛青少年及社區服務預防青少年濫用藥物工作小組於去年底透過多個服務單位訪問了三百六十一位青少年及青年,當中八十四人過去或現在曾誤用藥物,社工於一月十八日公布結果。
該小組建議當局檢視現行服務或機制,以改善本地吸毒情況,包括加強二十四歲以上誤用藥物者和高危誤用藥物者的外展服務,並確立以濫藥者「家屬為本」的服務,成立專門服務隊支援誤用藥物者家人。
改善司法制度方面,社工建議參考外國的「毒品法庭」,並研究是否可以在香港推行,並引入毒品法庭中的強調「治療」多於「刑罰」的原則,以及透過不同專業的合作去幫助戒毒人士。
上述調查指四成多受訪青年認為「強制戒毒計劃」不能有效幫助青少年戒毒,認為有效的則有三成多;五成七受訪者亦不同意執法人員可以根據判斷而向有關人士收集身體樣本進行化驗。
社工認為當局應延長有關驗毒計劃的諮詢期,並深入諮詢最受影響青少年組群,例如透過聚焦小組或流動諮詢隊等了解他們的意見。
此外,六成三受訪者擔心強制驗毒令吸毒者更隱蔽地吸毒;六成六有誤用藥物經驗的受訪者及五成六的整體受訪者認為此計劃不能令吸毒者戒毒;四成一受訪者不同意計劃能減低青少年吸毒機會。
調查發布會上,曾經吸毒的A仔(代號)昔日因生活不愉快和在朋友影響下吸毒達五年,後來得到家人支持而遠離損友,並成功戒毒。他認為社區驗毒會令吸毒者更隱蔽,他們或會被迫合租私人地方一起吸毒,以免警察發現。
已戒毒的B仔則認為,處理隱蔽吸毒問題要靠家人和身邊親友的支持,他認為在街上隨時遭警察要求驗毒,做法令人反感。
不曾吸毒的青年Lorrainie認為社會應幫助吸毒者康復,但他不同意透過社區驗毒這方式。他指政府處理好經濟,讓青年有目標有工作,他們便不會吸毒。
與此同時,調查員就驗毒計劃向受訪者收集了多個具體意見,主要的負面包括擔心執法人員權力過大,人權受剝削;正面意見包括幫助誤用藥物的青少年戒毒,以及增加社區教育。(公)
青年對強制驗毒意見
預設問題 同意比率
只為加強執法,無助戒除毒癮 56%
執法者權力過大,侵犯人權 63%
誤用藥物人士愈遭社會邊緣化 50%
誤用藥物人士愈隱蔽用藥 63%
資料取自:明愛青少年及社區服務預防青少年濫用藥物工作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