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者之歌】本篤退任有感

期數
3649
刊登日期
2014.01.24
作者
關傑棠
主曆
主曆 2014 年 01 月 26 日

去年的二月底,本篤十六世突然辭任教宗,雖則令許多人心理上難以接受,然而只要眼光放遠一些,用「驚喜」一詞去形容,總比「沉重」來得正面。

天主教常常給人一個錯覺,就是傳統保守的化身。其實教會二千年來有個非常珍貴的傳統給人忽視了,便是這個信仰團體在人類歷史洪流中不斷求「變」,好能更有效地向當代人傳福音。六百年來教宗的「終身制」已跟時代脫節,給人世襲和君權神授的迂腐感覺。他老人家毅然改變這個傳統,蠻有勇氣和時代氣息,值得我們尊重和學習。

做人最重要有立場,在天主愛的氛圍,聖神光照之下,按照良心呼聲,做自己應該做的事。別人認同你,固然開心;別人反對你,亦無須計較不悅。拿三位教宗談談。已故真福教宗若望二十三世一意孤行,決定召開大公會議,在力排眾議,備受評擊的情況下,梵二公議會改變了教會在現代社會的面貌。今天有誰會說若望二十三世召開的公議會多餘?繼保祿六世、若望保祿一世之後⋯⋯

真福教宗若望保祿二世——這位波蘭善牧更是風頭一時無兩,如果你說教會不應涉足政治,這位教會領袖可算犯上大忌。他的出現,促使波蘭共產政權倒台,東歐變天。他的親民作風,尤其對青少年的關愛,使不少保守人士批評他沒有領袖的嚴肅風範。不過他的傑作——世青節,感動不少青年教友重投慈母教會的懷抱,甚至做了神父修女!他躹躬盡瘁,做到駕崩,有人卻批評他戀棧權力,不肯提拔後進⋯⋯

但教宗本篤十六世呢?對他的決斷行為,同樣遭人詬病。抱怨這位教宗二話不說便退位,不夠行政專業,甚至不夠勇氣膽色去背負責任和十字架。唉!總之做人難,你做什麼總會聽到反對聲音。斯文些的會告訴你他╲她們的不滿;粗野些的就連珠發炮,不留餘地。我在美國寫碩士論文時,曾經引述不少拉辛格主教的著作。教宗曾是位很受神學生歡迎和尊敬的教授;思路清晰,表達到家,而且立論很具前瞻性。後來做了教廷信理部部長,不得不收斂下來,人家就批評他日趨保守!這點可以理解,把守信理大門,任重道遠,必然謹慎;難道拉辛格樞機可以像關某的《漁夫集》那樣,愛說甚麼便寫甚麼?!

外間批評天主教說一套做一套,很有商榷餘地。教會一向支持民主制度,特別是一人一票的選舉方式;但為何推選教宗則只屬一百數十人的樞機團,其他成員就連總主教、主教或司鐸也沒有份兒,更遑論一般平信徒了?以下有幾點跟大家分享——(一)全球有十二億天主教徒,一人一票根本行不通;(二)天主教雖然是由人組成的宗教團體,但肯定有神介入,否則這個組織老早便在人類歷史消亡,無以為繼;(三)把教會組織等同國家或地方政府而要求選舉民主、甚至一人一票,有點混淆視聽。唯一教會做得不對,容易引起別人誤會的是梵蒂岡國這駒非驢非馬的政治實體,值得我們重新反思。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