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在行】呼召與回應
期數
3650
刊登日期
2014.01.31
作者
張思敏
主曆
主曆 2014 年 02 月 02 日
教區將二O一四年定為「學習年」,目的是要信友延續信德年的精神,繼續深入學習和了解梵二的四大憲章,真正做到「在祂(基督)內生根修建,堅定於你們所學得的信德。」(哥二7)對我來說,「學習年」是一個提醒,也是一個邀請,因為我也很久沒有學習了。
多年前,我是宗教學部的學生。那時候,我有很多機會在聖神修院的圖書館溜溜,曾經在裡面看過一本書,名叫「呼召與回應」;記得封面沒有甚麼設計,只有簡單的線條和顏色;但是,看著書名,心裡便會有一份莫名其妙的觸動。沒想到,這本書的印象又一次清晰出現。
呼召與回應──是基督徒信仰生活的具體展現;老實說,我覺得一點也不易,尤其在現今的香港社會。我們的生活充斥著各式各樣的誘惑,有時甚至會忘卻自己的基本價值、身份,更不用說基督徒的使命。
對我來說,今日福音裡的西默盎正好來個當頭棒喝,他,用自己的一生去回應天主的呼召,是的,他的一生就是要回應天主的呼召。西默盎一生的等待是一份特別的祝福;曾幾何時,我們也曾期望得到這份特別的恩寵。
領洗,是我們對天主呼召最積極的回應;但是,領洗後,我們往往忽略了天主對我們不斷的呼召,很多時只願過著刻板的教友生活。的確,教會的整體人數是多了,但往往是所謂的「主日教友」,願意投入教會生活的卻寥寥無幾;想到這裡,心裡突然有份酸澀的感覺。
前陣子,數位同事更談起身邊多了不少「地下教友」(教友身份只用作申報學校,連主日也不出現的教友),我覺得有點震驚,但也正好給自己一個反思的機會。我又察看到天主的呼召,如何回應?
在「學習年」裡,教區已為我們預備了不少聖言、信理的講座或工作坊。這是天主向我們發出的邀請,期望我們都能把握機會,裝備自己,在不同的範疇裡將自己獻於聖殿,做一個真正充滿智慧、恩寵的人。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