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藝術的時光】馬年馬事

期數
3650
刊登日期
2014.01.31
作者
劉婉婷
主曆
主曆 2014 年 02 月 02 日

踏入甲午年,去蛇迎馬,馬鳴嘶嘶、馬蹄踏踏,一馬當先奔馳與大家一起慶賀新春佳節:「龍馬精神、馬到功成。」翻開辭典,查馬字成語,原來有不少,那就借用「馬的成語」來反思過去一年的成敗得失。工作和處事上有沒有「馬馬虎虎」?抑或做到「馬不停蹄」而忽略了家庭與健康?人際關係有否陷入「害群之馬」當中,把事實「指鹿為馬」?有沒有善用天賜才能,加以「天馬行空」,發揮天賦,讓「塔冷通」發揚光大?

每逢新歲,香港郵政局及港鐵公司都會例行爭先推出生肖紀念品。一套四枚以「歲次甲午」為題的生肖郵票,以布偶、木雕、金屬雕刻和漆器形像的設計,帶出馬年主題,出自香港著名設計師靳埭強的意念。原來靳先生本身肖馬,已是第三次設計馬年郵票。至於港鐵更是不遑多讓,限量發行甲午馬年紀念車票套裝,車票設計採用中國現代國畫大師(1895-1953)徐悲鴻的作品《駿馬圖》,以及美國卅三歲年輕設計插畫家TY Wilkins的作品,Wilkins特別為配合是次主題而繪畫幾何圖形的彩馬。

馬是一種高貴動物,常被中國古人比喻為「龍」,是吉祥象徵,馬也是藝術家取材創作的對象。提到畫馬高手,很多人都會想起徐悲鴻,其實從唐代開始畫馬名家輩出,諸如:曹霸、韓幹,宋代有李公麟,元代有趙孟頫,清代有郎世寧,現代有徐悲鴻,各個畫家描畫馬隻,各具獨特,各顯俊秀。要舉畫馬專家唐代韓幹是表表者,專門為皇室畫馬,常常細心觀察馬的生活習性及動態。

可惜,韓幹的馬畫作現今只剩下兩幅,一幅是藏於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的《照夜白圖》(圖),另一幅就是台北故宮博物院的《牧馬圖》。從《照夜白圖》見到一身雪白駿馬,是唐玄宗最喜愛的馬。《牧馬圖》畫一個馬官訓練兩匹馬的情景,這兩匹馬是一黑一白。韓幹用筆幹勁有力,且線條精細,勾畫出馬隻的駿雄輪廓、肥碩壯健,體態輕柔,使人感到韓幹畫的馬匹渾身都是騰躍動勢,有韻律感,又有優美感。

新春伊始,要定下學習目標。例如:勤讀聖言及教理,不走馬看花;老馬識途的神長,多帶領年輕信徒追尋聖德道路;樂意盡犬馬之勞,以愛心服務弱小弟兄。馬具有學習能力,亦是極服從命令的動物,只要騎馬者加鞭,牠就鬃毛飛起,昂首嘶鳴律律,四蹄奔馳如飛,仿似對主人忠心耿耿說:「無論環境怎樣,若主人有所要求,我願意『去馬』,完成任務。」

若然每個人都能像馬一樣快馬加鞭,面對任何事情能迅速解決,付諸行動,願意承擔,這個世界必定能彰顯耶穌在公開生活三年的「蛛絲馬跡」,就是「願意去愛、主動去愛、常常去愛、迅速去愛。」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