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筆容辭】救救新界東北於「跪低」時
農曆年過後兩週天氣持續嚴寒,反對新界東北發展規劃上馬的受影響村民,與及一班支持反規劃的義工,幾乎每天冒著寒風細雨走到街頭呼籲市民簽名支持,及一人一信入城規會表達反對意見,為的是冀望二月二十日城規會會議否決規劃。
梁振英政府以開發土地建屋為由,偏揀新界東北非原居民進行迫遷,其實他們已安居數代,或有從原居民手中購得土地從事耕作或其他生計。政府實藉彼等弱勢身份,無視彼等作為香港後援的貢獻,欺壓他們以遂與地產商勾結之願。
村民反對規劃所據理由為:
(甲) 如以開發土地建屋為由,計劃根本沒有必要。
早在二O一二年七月四日議員潘佩璆於立法會書面質詢:「(二)以十八區劃分,目前正在閒置的各類別的土地(住宅、商業、工業、政府、機構或社區設施及休憩用地)分別有多少公頃;(三)第(二)項所述各幅閒置土地的平均閒置期為何;閒置期達三年或以上及五年以上的土地各有多少公頃,以及分布在哪裏。」不久,據政府透露,已規劃的空置官地,不止是「住宅及鄉村式發展」那二千一百公頃,加上「政府、機構及社區官地」、「休憩官地」、「商業官地」和「工業官地」,共有四千公頃,約九個天水圍面積,而新界東北發展規劃實質發展土地只五百三十三公頃。但為此,卻為全港帶來巨大的社會成本及生態代價。政府應善用現有空置官地,並修正向地產業傾斜的房屋及土地政策。
(乙) 計劃將令近萬名村民痛失家園,摧毀他們的原有生活方式及社區網絡。是次規劃將會是本港近三十年最大規模的迫遷。
(丙) 東北計劃勢必啟動骨牌效應,令新界鄉郊陸續淪陷。在官商勾結下,地產商繼續圈佔農地,先破壞、後發展,中港兩地財團,將是計劃的最大獲益者。
(丁) 東北是香港與深圳之間僅存的綠化地帶,而與塱原濕地相連的古洞及上水粉嶺平原,是防止城市過度發展的重要防線,香港理應在規劃上保護漸次減少的自然生態生存空間。
在此期間,傳媒幾乎全沒報導,有的是放風分化蠱惑人心的報導新東北遷拆戶免審查上公屋,與及以菜園村補償方案以綠表資格優先抽居屋安置受影響的新界東北村民,試圖製造村民正在與政府討價還價、待價而沽的印象。其實東北村民一直以來只要求不遷不拆,並沒有與政府討論賠償問題。他們反對新界東北發展計劃,非只為保護自己的家園,也是為了讓香港重回正確的永續發展道路,保留香港自己的農村和農業,以保障城市的食物安全。
在寒風凜冽之際,驚聞商台疑因續牌而「跪低」,解僱節目主持人李慧玲。良久,有約二萬反對意見書的中環軍事碼頭又在城規會閉門通過,引起議員質疑城規會有「跪低」之嫌,還有威普諮詢顧問公司,甚至慘情的香港年輕冰奧選手⋯⋯回望寒風中堅守街頭的新界東北居民與支持義工,頓感痛心,及敬佩他們的堅持。入信城規後尚有申訴程序,但非民主化的城規制度將繼續做有錢人的幫兇?當然,如城規一役敗北,還要行政會議通過,那將會是新界東北僅餘的一絲希望。香港無論政制、社會政策、民生福祉、言論自由等等,均在橫暴政權及官商勾結前節節「跪低」之時,你仍能當社會和諧,沒事發生?
「跪低」,卻有一正面意義,那可以是向主禱告的外觀形態,當然,祈禱可以以任何姿勢進行。
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 www.hkj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