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思父親的角色
--這陣子晚上,睡前一家人感恩祈禱後,我便如常坐在床邊,說說故事給家姐聽,陪伴在旁直到女兒入睡為至。最近女兒總喜歡在睡著前,輕聲對我說:「爸爸,我想您攬住我!」起初不以為言,但我總會立即把女兒緊緊的擁抱著,並說爸媽是如何愛她!以後的不少晚上,她也會同樣提出要求,引起我不少啟發。
之後有機會跟太太分享,自己也曾聽過不少女士分享,在生命中不斷尋求伴侶的愛,甚至不惜一切,在性關係中沉淪;究其因由,並非自己喜歡濫交,而是在性愛的擁抱中,尋回接納及溫暖!她們回想起,自幼跟父親關係疏離,在性愛擁抱中,彷彿填補了成長的欠缺。
究竟父親對女兒的影響有多大呢?
最近拜讀《父親的力量:教出堅強女兒一定要知道的10件事》一書,作者蜜可(Meg Meeker)是位兒科醫生,並專攻青少年醫學廿多年,她在書中根據自身的諮商經驗與各種研究,以實例和理論提出了原則和方法,告訴家有女兒的爸爸:我們父親應該發揮更多的力量!
「4M」不足與父親的影響相比
我們都以為朋輩及流行文化對女兒成長影響,遠比父親更甚!事實恰好相反!沒錯,4M(即音樂電視MTV、音樂Music、電影Movie、流行雜誌Magazine)對女孩如何看待自己,對她們的衣著,甚至對她們的學習有巨大的影響,但卻不足以與父親的影響相比。這方面研究顯示,最後都是父親勝利。事實在在說明,充滿關愛、細心的父親對各種年齡的女兒都有影響!
作者蜜可在書中引述不少科學研究,詳述對不同年齡的女孩,父親的正面影響如下:
(1) 女幼童
- 與父親關係密切的學步女孩更善於解決問題;
- 與父親一起生活的六歲小女孩在大腦發育測試中得更高分;
- 與父親關係密切的女孩更少焦慮或孤僻。
(2) 青春期及成年女孩
- 父親關係密切是阻止女孩未婚開始性愛或沉迷毒品、酒精的重要因素;
- 有父親寵愛的女孩子更有自信;
- 能感受到父親關愛,跟父親關係融洽的女孩更少會想到自殺,對自己身體不滿意、抑鬱、沒自信心、體重失衡或對藥物上癮的比例也少很多;
- 與父親關係密切的女孩更有安全感,更有自信,也更容易考上大學,而不容易退學;
- 如果父母不贊同,女兒會推遲開始性生活;而倘若父母不贊同人工避孕,她也不太可能有太多性行為;
- 與父親關係密切的女孩會等待更長時間才有性行為,未成年懷孕的比例也更低;
- 七成六青春期女孩說,父親能影響她們決定是否開始性生活;
- 與父母同住的女孩(而不是只與母親住)很少有成長或發育的問題,更少有學習紊亂,情感障礙或品行問題;
- 如果父親參與女兒的日常生活,孩子將更信任他,並會向他尋求感情支持。
我從書中引述眾多研究結果,並非去否定母親對女兒的影響。其實作者想指出:教養孩子,往往被認為是母親的責任,其實,在女兒成長的過程中,父親的角色正好和母親互補,某方面也許更重要。在女兒的成長中,她會迷惘、失去方向,而一位沉穩、理智的父親,是她心理上最可靠的肩膀,是引導她前進的英雄。
各位父親,你可願意承擔起責任,倚靠天主,跟太太一起,好好去教養女兒呢?互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