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旬期第三主日

期數
3657
刊登日期
2014.03.21
主曆
主曆 2014 年 03 月 23 日

「你擊打磐石,就有水流出來,給百姓喝。」(出十七6)

因著天主的派遣,梅瑟率領祂的百姓以色列出離埃及,到那美麗寬闊、流奶流蜜的地方去。(參出三8—10)。然而梅瑟的辛勞,似乎並未為以色列人所感激,每當在曠野路上遇到困難如缺糧、缺水時(參出十五22—24;十六2;十七1—2),他們便馬上對梅瑟作出抱怨。縱然梅瑟每次都為以色列人求得天主的救援,渡過危險,但他們在面對困難時對梅瑟抱怨的程度卻是一次比一次嚴重,在曠野沒水喝時,梅瑟還真擔心他們會用石頭把他砸死。(參出十七4)

從梅瑟對上主的呼號:「我要怎樣對待這百姓?」便知道他對那屢次試探上主、對天主失去信賴和依靠心的以色列民是何等失望:因為,他們輕慢、不信任的對象並不是梅瑟自己,而是在他們中間屢行神跡,帶領他們走過紅海的萬軍的上主!(參出十六8)以色列民對天主的無信確曾使天主興起放棄他們的念頭,但因著梅瑟的請求,天主動了憐憫的心,再次幫助以民脫離困境。梅瑟為以民呼求天主救援完全是建基在愛德上的信德:他不願意上主的名聲受損害,他對以民的愛是出於對天主的愛(參戶十四11—20)。就是因為梅瑟的懷愛堅信,以民再次得到上主的救援而紓困解渴。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許會踫到相類似的情況:遇上一些跟自己意見相左或對己無禮的人時,我們有否因為愛天主而接受他人的相異或冒犯呢?耶穌說:「我喜歡仁愛多過祭獻」(瑪九13),當我們希望通過祭獻去表達我們對上主的依賴、感謝但對身邊的人和事卻沒有半點慈愛,這樣的信德又是否為天主所喜?

 

天主教四旬期運動籌委會供稿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