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聞問切】餐館進食危機
期數
3657
刊登日期
2014.03.21
作者
黃宗顯
主曆
主曆 2014 年 03 月 23 日
我家父母日常工作繁忙,沒有聘請傭人,所以平日都沒有家常便飯,每天晚上一家人便到酒樓餐廳用膳。我家附近有一大型商場,裡面有幾十家食肆,包括中式酒樓、西餐廳、不同國家菜式的餐館和快餐館等。因為每天都在外用餐,為免生厭,最初會輪流在不同餐館用膳,日子久了,發現中國菜還是最合口味的,所以一星期有三四天光顧同一酒樓。
在酒樓用膳,一家四口,會點四道菜、兩碗米飯,用餐完畢,會吃水果和糖水之類的甜品。四道菜,平均一人一道,其中一道是雞一隻,在大多數的日子裡,四個人是吃不完四道菜的,通常剩下的雞會帶回家,以免浪費食物。很多時候,只會剩下食物,卻鮮有不夠吃的情況,所以我每次都是捧腹回家的。
後來,家人被診斷患上不同類別跟血管有關的疾病,大家開始檢討日常的生活習慣,以及飲食模式。家人開始在早上和飯後加添一項走路的運動,在酒樓點菜時,會多加特別要求,就是少鹽少油,以健康為上。
過了一段時間,家人在體重和其他血管疾病指標方面,似乎沒有好轉,於是,大家再重新檢視平常的飲食習慣,發覺平常點菜的份量太多,而且是多肉少菜;另外,雖然要求少鹽少油,最終其實也是肥膩的,因為假如廚師在烹調時完全不加入調味料,便可能影響菜式的味道,以至餐廳的聲譽。所以,在外面進食,很難達到健康飲食的標準。
在多國菜中,日本菜是較清淡的,在日本餐廳進食,較易符合健康飲食的標準。有人認為在齋菜館進食,一定較健康,這也並非必然的,因為有些齋菜館為了使食物色香味俱全,可能加入不少調味品,這些調味可能對身體無益。
其實,要完全實踐健康飲食,最好還是在家裡做飯,盡量少到外面餐館用膳,假如要出外吃飯,便應小心選擇餐館和菜式,也可向餐館盡量提出飲食要求。
作者電郵: [email protected]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