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到深處撒網捕魚

期數
3714
刊登日期
2015.04.23
主曆
主曆 2015 年 04 月 26 日

四月二十六日復活期第四主日「善牧主日」,是「國際聖召節」五十二周年。這個專為聖召祈禱的節日由真福教宗保祿六世於一九六三年訂定,今年適逢教會慶祝「獻身生活年」,所有教友在這一天更應熱切祈禱,祈求修會和司鐸的聖召有所增加。

近年,教會熱烈討論司鐸和修會會士聖召短缺,及其對教會聖事生活的影響。各種各樣的因素:社會經濟方面的、家庭核心價值的轉變,都被視為導致聖召下降的一些主因。無可否認,這確實是世界各地的教會,包括香港在內,極表關注的問題。

為增加司鐸和修道者聖召而祈禱,是基督徒必須履行的義務,一如耶穌基督的想法:「莊稼多而工人少,所以你們應當求莊稼的主人,派遣工人來,收割祂的莊稼。」(路十2)由此可見,當時莊稼多而工人少的問題連耶穌也甚表關注。

耶穌也教導宗徒即使遇到失敗或者努力看來白費,也永不灰心喪志。當西滿伯多祿和夥伴整夜捕魚,卻毫無所獲的時候,耶穌請他再次把網撒到深處:划到深處去(路五4)。他們照樣辦了,奇跡地網了許多魚。因此,今天,耶穌告訴教會和宗徒的繼承人要划到生命的深處去,放下漁網,以期能贏得人心,朝向福音──朝向天主、朝向基督、朝向真生命。

五十多年來,教會一直促請教友為增加聖召祈禱;然而,香港等地方依然未能吸引年輕人加入奉獻生活,原因不外是社會與家庭價值觀改變以及社會的經濟發展急速。然而,教會是否就此甘心接受這個論調?或是應該嘗試尋找補救措施,找出教會應當撒網的地方,然後「划到深處去,撒你們的網捕魚」?

現在是教會聚焦家庭牧民關顧工作的適當時候,好讓家庭成為信仰培育和推動聖召的力量。現今父母確保能將最好的都給予子女──最好的食物、最好的衣服、最好的教育和市面上最好的電子產品,卻未能把天主給予他們!因此,在香港,許多天主教孩子上最好的學校,卻不參加主日學;他們寧願參加聯課活動,甚至是閒暇活動,也不參加主日彌撒;而家庭祈禱和閱讀聖經成為了陳年舊事。在這種種現實底下,只有奇跡方能使我們的年輕人選擇奉獻生活。

信仰堅定、敬畏天主和勤於祈禱的家庭,定必是培養司鐸和修會新聖召的搖籃。「國際聖召節」正是最適切為聖召祈禱的時間──為美好的聖召祈禱,以能向家庭生活推動聖召;為新婚夫婦祈禱,幫助他們建立虔誠的基督徒家庭;為父母祈禱,使他們能撫育子女成敬畏天主、熱愛教會的人;以及為兒童祈禱,希望他們長大成人,繼承教會的福傳使命。

廣告